贾康:房地产税立法仍需凝聚最大公约数

  本报讯(记者李张光) 房地产税立法在2017年全国两会前广受舆论关注。日前,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会的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称,关于房地产税立法,内部讨论依然有很大的分歧和争议,立法仍需凝聚最大公约数。

  贾康曾连续数年呼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对房地产税试点地区持续关注。他解释,之所以房地产税立法备受关注,一是房地产税作为直接税种牵涉到千家万户,纳税作为一种利益让渡,纳税人对税收有着天然的厌恶。

  而中国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财产和相关的财产收入是个特别明显的变动因素,同时,中国在民族特定的意识里特别看重有着完全产权的住房,各种因素混合在一起,房地产市场就面临历史性的考验。

  贾康表示,房地产税是改革的一个大方向,现代社会的建设必须形成现代税制,“中央其实在历次有关文件中,这个大方向是反复重申的,较早就提出了物业税改革。”

  其实,201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在部分城市进行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随后,上海、重庆出台房产税试点方案并实施。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房地产税更是被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贾康表示,中央精神明确,房地产健康发展要有基础性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基础性制度就包括产权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土地征收、储备和出让制度,投融资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以及必须解决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贾康介绍,房地产税立法推进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主要是遇到的阻力太大,内部讨论仍有很大的分歧和争议。

  贾康建议,应该尽快启动立法,并且让大家理性地表达各种各样的诉求,“即使你反对这个税也行,因为需要寻求最大公约数,各种诉求就要得到理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