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超:加大领导干部的普法教育

  本报讯(记者李张光) 3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这意味着,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普法教育政策将进一步得以落实。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王怀超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大普法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建议,领导干部、社会精英阶层应成为普法教育的主要对象。

  今年是我国开展普法工作的第32个年头,如何把普法工作做得更有操作性、更有针对性,一直是普法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其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定位、重大任务和重要措施。

  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王怀超表示,去年他就提出了将法治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的提案,“但是现在不是没有法律,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法律不少于300部,涉及方方面面,但是由于法治宣传的力度不够,在落实过程中就大打折扣。”

  他多次提出,加大在全国层面的普法教育,特别是加大对党政干部和社会精英阶层的普法教育,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他建议,首先,将法治学习列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其次,学校要强制性开展法治教育课程;第三,开放国家司法机构,比如经常性组织党政干部参加法庭庭审;第四,落实好国家的“七五普法”活动。“加大法治课程进中央党校、地方各级党校的课堂。”王怀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