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王国庆讲述“精准扶贫”好故事
本报讯(记者汤瑜)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于3月2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宣布,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定于3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3日上午闭幕,并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他指出,过去的2016年,全国各级政协组织在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亮点纷呈;当前中国经济总体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仍然需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一个产业链脱贫一大片
去年5月,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在延安花了8天时间,踏进窑洞,坐上炕头,走到田间地头,对延安的产业扶贫成功经验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
说到这里,王国庆讲了一个故事。1947年,当年的黄土高坡延安洛川是陕北出名的穷县,农民都在黄土里刨食。当地有一位农民叫李新安,为了改变这种生活状态,他到河南引进了苹果苗,想用种苹果来改变“收入微薄”的问题。
当时他引进苹果苗之后,周围的乡亲不理解。但是李新安坚持了,通过十年,到1957年,他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农业展览会。在展览会上,他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也许是那次接见以后李新安萌发了一些想法,两年以后在国庆前夕,他给中央送来了一些苹果。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品尝了这些苹果之后,让中办给他写了一封回信。信里称,洛川的苹果是陕北黄土高坡上的“一个创举”。
“也就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这个创举,苹果今天成了陕北农民的 ‘摇钱树’。”王国庆表示,不仅在洛川,在陕西小苹果做成了大产业,“一个产业链脱贫一大片”,全产业链现在从业人员超过了上千万,创出了“一户一亩苹果园,不愁脱贫过好年”的经验。
不仅如此,参加调研的全国政协常委把这个成功经验带上了去年6月份召开的“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这一经验在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王国庆说,为了“把情况摸准,把问题看清,把建议提实”,参加调研的人员长途跋涉,上山下乡,走村入户,他们的足迹遍及了云南、贵州、广西、新疆、重庆等16个省区市,就“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异地搬迁”等六个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委员们在调研中善于发现问题,也勇于提出问题,更敢于较真问底,他们把基层的真实情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成功的经验都能挖出来,带到会上。
此外,今年,全国政协还将组织委员对中央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情况展开监督性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还要召开“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
王国庆强调,要努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仍将是世界经济最强劲的“发动机”
会上有记者提出,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中国2016年的GDP增速为6.7%,很多人已经注意到这是26年来的新低。
对此,王国庆解释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2016年GDP总量,已经突破了7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比上年增长了6.7%,增速又重返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
在他看来,中国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用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回应了中国经济“悲观论”。
此外,王国庆指出,过去一年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迎难而上,全面深化改革,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从具体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另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33.2%。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更多的投资,提供了更丰富的产品,也创造了更宝贵的合作契机。
“只要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的那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仍将是世界经济最强劲的 ‘发动机’。”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