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管理比打狗风暴更有效
2月9日晚23时许,有网友爆料:近日,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一位怀孕的妈妈被自己家狗狗抓伤,没有打狂犬疫苗,最终患狂犬病死亡。然后,整个修文大面积打狗,不管大小,不管品种,只要是狗,无一幸免。网友称,他自己也是养狗的,对于这种极端做法,很是不解。
面对孕妇感染狂犬病死亡的现实,政府采取措施治理狗患,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本无可厚非。但这是否意味着要把狗赶尽杀绝呢?此举不仅当地养狗人反对,网友们也是“义愤填膺”,质疑当地政府无权“见狗杀狗”。这些质疑不无道理。在文明社会应该用文明方式处理问题,不能干因噎废食的事情。
在加强狗类管理的问题上,当地政府实际上负有监管不力、宣传不够的责任。如果有关部门在作出杀狗决策时多点人性化考虑,不以偏概全,不因噎废食,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抓好犬只精细化管理,显然比“见狗杀狗”要高明得多。
从长远来看,要实现人狗和谐相处,重在“管”,不在“杀”。完善犬只管理制度,把管理关口前移很重要。等到养狗泛滥成了既成事实以后,再谈管理,势必增加管理难度。而且要解决执法不严,取证难、管理难的问题。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借鉴交警管车的经验管狗。以前管狗多由公安部门管理,但由于警力所限,警察管不过来,一种可能就是增加警力参与管理,另一方面也可考虑把养狗管理权交给城管部门,让城管部门从小摊贩管理中腾出部分精力管狗,保障公众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