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北京警方将开展缓堵暨“三整顿、两提升”综治行动
本报讯(记者汤瑜) 1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召开2017年缓堵工作暨“三整顿、两提升”综合治理行动部署会。北京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首都公安机关将以前期通过民意、警情渠道梳理出的203处交通堵点、乱点治理为突破口,大力整顿路口乱行、路侧乱停、交通标志设施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全面提升堵点堵道通行能力,推动“治堵、治乱、治祸”取得新成效。
据了解,2016年,北京市公安局着眼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立足治理交通拥堵“大城市病”,在全市范围启动“治堵、治乱、治祸”攻坚行动,依托《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项目化管理”,共完成46项重点任务,实现了阶段目标。全市交通指数同比下降5.3%;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同比提升4.7%、流速提升1.9%;城六区“110”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122”事故和拥堵报警分别下降18%、53%。
北京市公安机关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将大力整顿路口通行秩序,解决乱行问题。要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的严管手段,重点打击路口内逆行、闯灯、乱并线、闯禁行等显性违法,同时对非机动车、行人路口内横穿乱跑、闯灯越线等违法行为加强管控,净化路口内通行秩序。
同时,整顿路侧停车秩序,解决乱停问题。以北京市政府2017年最新确定的180条停车示范街为重点,北京警方将对路侧违法停车全面加大执法力度,增设禁停标志标线,加装违法抓拍设备,乱停车的一律处罚,影响交通运行的坚决清拖;组织警力围绕支次道路,加大对占路经营等违法乱象的综合治理,特别是对占压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等严重违法开展集中清理整治,保障微循环畅通。
另外,重点对交通标志设施不清晰、不完善,设置不规范、不合理的,逐一摸排、调整完善,深入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推进交通灯控系统深度改造。
此外,大力提升堵点、堵道通行能力,回应社会关切。围绕大望桥、十里河、木樨园、刘家窑等重点地区集中发力,结合堵点、堵道交通流量、基础条件和群众反映,创新制定个性化的交通治理方案,采取优化出入口、畅通微循环、减少冲突点等手段,科学调控流量流向,使交通流量与道路条件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