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法治精神 为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更大贡献

张苏军在第二届中国法治文化论坛上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法治精神

为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更大贡献

岳宣义出席并作主旨演讲

  本报讯(记者李旭 李卓谦) 12月18日,第二届中国法治文化论坛暨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2016学术年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推动研究会实现大发展、大拓展、大繁荣,为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会长岳宣义作了题为“坚定法治文化自信,全面推进法治实施”的主旨演讲。

  张苏军在讲话中对法制文学研究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年来,研究会在岳宣义同志的带领下,通过广大法治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从初创到规范再到发展的过程,对法治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包括紧扣时代主题,举办了一批主题鲜明、富有特点的学术活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积极开拓创新,服务法治实践、服务社会、服务会员;打造法治文化精品力作,创建一批品牌活动,推动研究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绩十分显著。

  张苏军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法治文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素,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十八届六中全会更是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系统地提升到新高度,提出要勇于推进文化创新。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强调,广大法治文化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以法治文化视角观察和解剖法治实施中的疑难重症,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张苏军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要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着力推动研究会实现大发展、大拓展、大繁荣。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会的人才队伍建设,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升层次,努力打造一支法治文化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国家队。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中央对社团工作的新要求,酝酿修改研究会章程,夯实制度建设。要统筹做好换届工作,制定好发展规划,整合好资源优势,协调好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为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更大贡献。

  岳宣义在演讲中指出,本届论坛和年会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这个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法治文化学术会议。岳宣义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确保法治文化研究和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文化滋养和文化支撑。

  本届论坛以法治文化与法治实施为主题。中国法学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法制文学研究会负责同志和理事、论坛主题征文获奖者,以及来自全国的法治文化研究者、创作者和法律实务部门代表共80人参加会议。会议表决通过增补周占华、赵晓谦、朱克辛三位同志为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的决定。论坛上,共有12位主题征文获奖者发表了他们对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方面的真知灼见,并同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互动。

  本届论坛共收到征文149篇,评选出一等奖论文1篇,二等奖论文8篇,三等奖论文25篇,优秀奖论文37篇。出席论坛的领导为获奖者代表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