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嵩明群防群治筑起幸福基石
本报讯(通讯员李思磊) 走进云南嵩明龙保社区,一派宁静与和谐,不时与装备齐全的保安巡逻人员和“红袖标”治安志愿者擦肩而过。这种平静安宁的生活,离不开龙保社区扎实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平安创建工作。
近年来,龙保社区以建设“平安龙保”为载体,以治安问题为导向,以信息智能为引领,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初步建立了立体化、科技化、全覆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营造了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平安建设好不好,群众的‘获得感’是最好的标尺。顺应群众对公共安全感的期盼,把平安建设作为最大的政绩来抓,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效果。”龙保社区书记赵志愿深有感触地说。
随着社区外来务工、经商、就学人员大幅增长,居住在龙保社区的外来人员达4000余人,人口密集,结构成分复杂,给社区治安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经过与公安机关讨论,社区找到了破解难题的方案,并在公安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梳理归纳出了一套新的社区安全防范工作机制——公安机关引导、业务所队具体指导、社区自主管理的自上而下组织管理体系,把群防群治与治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结合在一起,将群防群治工作扩大化、规范化、深入化、高度化,打造多样化技防,多层次化人防,多模块物防的综合治理体系。
2015年9月,在杨林开发区派出所与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一支由10名队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正式诞生。自队伍成立以后,巡逻队夜以继日在社区内巡逻守望,夜间巡逻、清理占道经营、协助派出所处警、调解纠纷、为民服务,巡逻队成为社区最常见的一道身影。
“现在,社区的群防群治队伍像遍撒城乡的网一样护卫着群众的平安。”治保主任刘志翔介绍说,截至目前,龙保社区共有208名治安志愿者。其中志愿者队伍中的党员人数也从一开始的16名发展到68名,党员在群防群治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志愿者队伍中2名年轻群众也通过自己的优异表现,加入了党员队伍。
有了“红袖标”,安全就在身边。“红袖标”遍布社区,成为街头巷尾的治安信息员,对不法分子也形成了震慑,让他们不敢贸然作案,有效保障群众的权益,维护社会和谐平安。
“现如今,这支志愿者巡逻队获得了高度的评价,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戴上红袖标,为的就是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能多一份安宁。”杨林开发区派出所所长李俊伟说,“这支队伍成立以后,龙保社区的警情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实实在在地看到了社区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