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首创“反信息网络诈骗平台”

  本报讯(记者顾娟 □时婷婷) “据平台上线试运行近两个月以来的数据统计,无锡电信用户日均网址访问量15亿次,其中‘无锡公安反信息网络诈骗平台’日均拦截诈骗网址60余万次,拦截成功率达98%以上,准确率达99%以上。”无锡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林康立介绍。今年8月,无锡警方反信息网络诈骗平台正式启用,两个月时间实现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88%

  “无锡网警提醒您:该页面可能存在风险!”最近,前往无锡出差的小江在宾馆使用网络购物时,电脑屏幕上跳出一个提示页面,提醒他访问的页面存在恶意链接,有网络诈骗嫌疑。这样的提醒,出自无锡公安反信息网络诈骗平台,也是无锡公安为无锡筑起的网络诈骗“防护盾”。

  记者了解到,2015年无锡警方接报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上升15.27%。从接报的案件分析,网络诈骗涉及网络购物、虚假中奖、冒充熟人、征婚交友、招生招聘、投资理财等多个种类,虽然花样不断翻新、手段日新月异,但实施诈骗的主要载体仍是虚假网站、恶意网址、恶意程序等,犯罪分子多使用虚假信息注册国外网址,其数量大、传播广、难辨识、更新快,网络诈骗集团化、跨区域性更加明显,隐秘性更加突出。

  面对网络诈骗快速增长的严峻态势和打击防范、应对治理的突出难题,无锡市公安局将目标瞄准网络诈骗的源头,通过与中国电信、腾讯等公司合作,对反诈骗资源进行整合,开展大数据事前防范网络诈骗的科研攻关和手段创新,历时半年,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无锡公安反信息网络诈骗平台”,并于今年9月开始上线试运行。

  “该平台基于‘云、管、端’三层系统架构,分为数据采集、恶意检测、实时拦截、分析展示四个部分,对筛选出的6个大类、59个细类的恶意链接进行直接拦截或告警提示;同时,进一步创新平台基础功能,加入了实时伪基站黑名单拦截、基于实时发案分析的反诈模型、按区(县)级统计拦截数据指导精准防范宣传等,相当于对通过电信网络服务进出无锡地区的恶意链接设立了一道攻守兼备的防护盾。为确保在拦截过程中用户上网体验不受影响,又通过建立强大的云后台提升大数据处理能力,保证用户端反应时间不超过30毫秒,比眨眼一次还要快得多。”林康立详细介绍了平台情况。

  据平台上线试运行近两个月来的数据统计,无锡电信用户日均网址访问量15亿次,其中“无锡公安反信息网络诈骗平台”日均拦截诈骗网址60余万次,拦截成功率达98%以上,准确率达99%以上。在历年10月份诈骗案件普遍高发的情况下,今年101日至20日,无锡市网络诈骗案件中涉及网址诈骗发案同比下降88%;同期,全省涉及网址诈骗发案同比下降48.9%

  据了解,无锡市公安局接下来将依托该平台,积极对接其他网络运营商,商讨平台拓展方案,将这道网络诈骗防护盾布实布细,不留死角,并从丰富应用功能、提升技术层次、强化社会效益着手,推动反信息网络诈骗由传统的人力防范向技术防范转变,通过技术遏制各类网络诈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