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检察院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
保护环境资源 维护食药品安全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日前,上海市检察院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公安、法院、环保、食药品监督机构负责人以及高校专家参与上海检察机关“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下称“两个专项”立案监督)优秀案(事)例评审。部分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应邀到现场观摩评审,人大代表通过意见征询表对“两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进行评议。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办理销售“毒牛肉”系列案件等11件案(事)件获选“两个专项”立案监督优秀案(事)例。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部署,去年3月起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两年的“两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依法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对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及时移送、立案侦查,同时严肃查办相关的职务犯罪,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20个月来,上海各级检察机关在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的同时,在市食药安办牵头下,会同市食药监局、公安局、法院联合会签了《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细则》。部分地区由区政府牵头,环保局、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单位组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会签“两个专项”立案监督工作实施意见,并对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案件通报、线索移送、执法标准等问题予以明确规定。据统计,从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的20个月,上海检察机关依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上述两类犯罪案件共计299件406人。其中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38件76人,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类案件261件330人;已批准逮捕208件255人,提起公诉202件256人,法院做出有罪判决195件240人。
针对环境污染案件和危害食品药品案件涉及面广等情况,市检察院建立重点案件督办制度,对重点案件进行督办,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同时建立职务犯罪线索移送机制,对办理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案件过程中发现案件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及时移送立案侦查。2015年9月,闵行区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王某某等2人的职务犯罪线索,及时移送本院反渎部门立案侦查,经该区检察院以涉嫌玩忽职守罪、受贿罪对王某某等2人提起公诉,目前二人已被判处刑罚。
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犯罪专业性强,为此全市集中了22名骨干检察官组成相关“研究小组”,针对当前环境和食药品安全犯罪类型化的特点,深入研究办理各种类型犯罪存在的疑难问题、争议焦点和解决路径,并实行专业化办案。与此同时,该市检察机关通过倡议广大群众举报监督线索、强化宣传治理,认真分析案件背后的社会原因以及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检察建议等形式向行政执法部门提出对策建议,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堵漏建制,扩大监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