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江南回应作品被金庸诉侵权

  本报讯(荀超) 作家金庸是拥有15部武侠小说的著名武侠大师;作家江南是国内幻想文学畅销书作家。看似没有交集的两人因一部《此间的少年》(以下简称《此间》)联系在了一起。前不久,金庸将江南告上法庭,起诉江南及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州购书中心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停止复制、发行小说《此间的少年》,封存并销毁库存图书”并公开道歉,同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万元。

  《此间》是江南的第一部作品,用武侠人物的视角记录自己的青春。该书最初创作于网络,主要讲述了在汴京大学,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们的校园故事。很多读者认为《此间》是江南最好的作品之一,因为在这本书中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青春。2002年,该书出版,后再版三次,影响较大。

  江南得知被起诉侵权的消息后“摸不着头脑,有点蒙”。他曾多次表示,《此间》是借用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名,讲述了一个熟悉的大学生活故事。书中的人物也不再是金庸小说中耳熟能详的江湖英雄和侠女,他们更贴近于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少年朋友们。“我就写过这一个同人,而且当时觉得这是个校园小说,并不是武侠。”

  知道被诉的当晚,江南通过个人微博正式发布“关于金庸先生诉《此间的少年》案件的声明”。声明中,江南称自己是金庸的忠实读者,并再次表示:“书中的人物姓名确实基本都是来自于金庸先生的系列武侠作品。”书中“汴京大学”以及学生们成长中遇到的各种事,基本是江南在北大读书时亲历的校园生活和听来的北大逸闻,他还把自己代入了“令狐冲”这个角色形象中。

  江南直言,自己最初使用这些人物名字,“主要是出于好玩的心理”。“《此间》是最早的网络小说之一(创作于15年前),当时我和很多网络作者一样并未非常重视自己的作品,和金庸先生阐述自己创作武侠的初衷一样,就是‘娱人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