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四地法院合力破解执行难
本报讯(记者顾娟 □时婷婷 通讯员娄银生) 近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法院在合肥共商深化长三角地区法院协作交流机制,共同探讨法院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共同推进财产信息查询共享,合力破解执行难问题。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长三角地区法院不断推动司法交流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迈进。自去年11月“江苏会议”以来,长三角四地法院按照“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协调工作机制,继续推进案件办理、业务交流、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等多方面合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案件管辖、财产保全、调查取证、联合调解、委托鉴定、文书送达、解决涉诉信访案件等工作上,四地法院加大协调力度,促进办案资源集约优化,完善执行案件联动机制,共同破解执行难题。目前,苏浙沪皖区域性银行存款、证券、银联查控平台基本构建完成,同时不断健全完善跨区域矛盾纠纷联动联调机制,有力维护了苏浙沪皖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
“一年来,江苏委托上海法院查控218笔,委托安徽法院查控200笔,委托浙江法院查控35笔,反馈率92.27%。江苏法院接受上海、浙江、安徽委托查控828笔,全部完成反馈。部分法院专门建立了负责委托案件办理的执行组,配合协助长三角地区法院的执行工作。与此同时,四地法院还在健全工作机制,服务保障区域司法协助;加强沟通配合,实现审判经验的交流共享;密切互动交流,相互借鉴推进司法改革工作经验;共建‘智慧法院’,全力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等方面也硕果颇丰。”江苏高院政治部主任徐清宇介绍。
在大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方面,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法院表示,将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法院执行联动信息共享合作的协议》,建立健全浙苏沪皖区域性银行存款、证券、银联查控平台,在实现“点对点”银行查询系统对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建立证券、房产、车辆等其他财产信息查询的共享机制,加强委托执行、异地执行、协助执行,完善执行案件联动协作机制,合力破解执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