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庄市法学会创新体制机制服务实践
本报讯(记者田立会 □时圣寅)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委政法委、枣庄市法学会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关于加强县级法学会建设的部署要求,探索创新,主动作为,立足当地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学研究等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县级法学会建设。去年以来,全市6个区(市)全部成立了法学会,有力地促进了法治枣庄、平安枣庄建设。
加强法学会组织体系建设
2013年枣庄市法学会恢复重建以来,从加强法学会组织体系建设入手,不断加强县级法学会建设。2014年枣庄市法学会在第四届第二次理事会议上作出部署,要求各区(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成立枣庄市法学会区(市)分会,选举产生法学分会理事会和领导机构,选举区(市)委政法委书记任会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会长,明确区(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任秘书长,确定一名同志负责法学会日常工作。
2015年枣庄市6个区(市)全部成立了法学分会。目前枣庄市法学会会员人数达到1776余人。2016年1月,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印发文件,将区(市)法学分会统一更名为区(市)法学会。各区(市)法学会在所属乡镇、街道建立了法学会工作站,在有关执法单位建立了法学会联络站。建立健全法学会工作机制,将县级法学会工作纳入政法总体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检查考核,一同研究部署,一同检查考核,一同抓好落实。
枣庄市为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建立了枣庄市法律智库,制定了法律智库《管理办法》,在全市法学研究、法律实务单位选拔智库成员,围绕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以法律咨询、法律论证和法律风险评估为主的法律研究与服务,为推进枣庄市科学立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供法律支持和法治保障。各区(市)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开展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写出了一批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和论文,有多篇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和论文在全省法学法律征文评选活动中获奖,有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指导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着力开展调研活动。各区(市)法学会积极组织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立法项目的咨询、论证、调研等工作,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着力推进研究成果转化。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现的突出问题,滕州市法学会相继出台了《关于依法严惩“两抢一盗”、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犯罪的意见》《关于依法严惩骗取贷款犯罪的意见》《关于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意见》《关于依法严惩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意见》和《关于依法打击以犯罪方式上访行为的意见》,在打击“两抢一盗”、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犯罪、金融骗取贷款犯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交通肇事违法行为、非法上访行为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滕州市法学会在2015年全国地方法学会工作论坛和2016年全国法学会领导干部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
服务基层和群众
服务基层和群众是法学会搞好“三个服务”的重要工作。针对基层法治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法律实用人才多、研究型人才少的特点,2015年枣庄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法学会在全市组织开展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各区(市)法学会结合当地实际,发挥职能作用,整合法学法律人才资源,多措并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地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为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提供有力地支持。
滕州市法学会推行“法治副主任”工作模式,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政法干警中,公开遴选589名“法治副主任”,在村居社区建立“法律服务工作室”,在重点单位建立“法律门诊”,在重点企业建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了滕州市“法治副主任”全覆盖。台儿庄区法学会推行“法律服务全覆盖”工程、在全区组织开展法律服务精准扶贫活动,组织220人的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下沉到基层一线,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之路。山亭区法学会开展“律师联镇、法学会会员联村、司法行政协理员联户”“三联”活动、薛城区法学会实施“一村居一法治服务员”制度、峄城区法学会实施“司法行政协理员”制度、市中区实施“六个一”法律服务网底工程,组织法学会会员积极参与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社会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有效地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
注重实效 搞好宣讲
按照中央和省“双百”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枣庄市实际,从2014年开始,我们在全枣庄市组织开展“法治枣庄百人宣讲”活动。市法学会及时调度活动情况,每年发布3次全市“法治枣庄百人宣讲”活动开展情况通报,督促各区(市)法学会开展法治宣讲活动。按照市法学会的统一部署,各区(市)法学会牵头成立活动组委会,制定活动方案,将法治宣讲活动细化为区(市)党委中心组、乡镇(街道)及村居、学校和企业四个方面的专题报告会,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组成法治宣讲队,将法治宣讲活动走进党政机关、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单位,深入到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和学校、企业、医院。为提高法治宣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央党校、山东大学、山东政法学院、山东行政学院邀请法学专家学者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作《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报告。针对行业实际,邀请既有法律知识、又有司法实践经验的政法干警和法律工作者为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干部作《增强法治观念,提高基层依法行政能力》《涉农职务犯罪的预防和警示》报告,为大中小学校学生作《提高法律素质,促进健康发展》《学习法律知识,争做优秀少年》报告,为经贸系统和企业负责人作《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报告,为卫生系统作《医患纠纷地预防和化解》报告。同时,邀请医务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到基层农村、社区,送法下基层,讲授疾病预防知识、保健知识和医患纠纷解决途径,开展律师为中小企业进行“法律体检”活动,这些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法治宣讲活动,获得了良好地效果。
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法治报告会310余场,11万余人次参加了法治宣讲活动,“法治枣庄百人宣讲”活动已经成为枣庄市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全市广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规范了学校、医院和企业管理和依法生产经营,在全市营造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地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