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院全面启动新型审判团队运行模式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见习记者任文岱) “二中院新型审判团队运行模式的正式启动,是全市法院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首都法院,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首善标准,把司法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日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万明在参加北京二中院新型审判团队全面运行动员部署会时提出要求。

    据悉,北京二中院着力将组建新型审判团队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环节来抓,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组建新型审判团队和新审判机制全面运行实施方案》在内的多项规章制度。随着动员部署会的召开,北京二中院的新型审判团队将全面开始运行,新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全面启动,成为北京市首家全面启动新型审判团队运行模式的法院。

    据介绍,北京二中院的新型审判团队,是以员额法官为核心,法官助理、书记员分工协作、紧密配合、相对固定的专业化审判组团队。每个审判团队有3名以上员额法官,同时要保证各审判组员额法官与包括法官助理、书记员在内的审判辅助人员有一定的、合理的配备比例。

    二中院院长鲁桂华介绍了审判团队的构成模式,组长由副庭长或法官担任,负责协调处理组内分案、开庭排期、合议安排等内部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合议庭作为基本审理单元,负责办理案件;法官要突出发挥审判核心职能,要协调指挥小团队,指导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完成案件审判中的事务性、辅助性工作,减轻自身事务性工作负担,保障全身心投入到审判业务。

    “审判团队的建设,就是要通过新型审判团队的运行达到提高审判质效、办理精品案件,展现法官智慧、体现法官价值,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鲁桂华说。

    鲁桂华表示,新型审判团队一是突出了法官主体和核心地位,确立了法官领导指挥审判团队的作用,同时辅以法官职业保障机制,法官的职业尊荣感大幅提升;二是有利于提高法官司法办案水平,法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专司审判,提高司法技能,提升案件质量;三是立足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人员结构现状,在规范现有工作职责基础上,可灵活配置团队人员,以实现人岗相适,充分为团队做好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