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强制”捐款得不偿失

  陕西商洛学院艺术学院的张蕾没想到,自己在大学里的第一次捐款,是被强制要求的。她被辅导员“委婉”告知,学校组织的40周年校庆捐款,每人都得捐,她被要求最低捐50元。商洛学院13日回应称,学校倡议学生自愿捐款,不限金额,但是在上下级传达的过程中,二级学院出现偏差出了问题,学校也已进行改正。

  教职工、校友愿意给母校捐款,更多的是出于感恩之心,表达对单位、母校的感恩之情。高校举办校庆,强制要求在校学生给校庆捐款,以及只想着伸手向校友要钱,校庆沦为高校名副其实的敛财渠道和募捐大会。这直接伤害了学生、校友的心,也没有办法让学生毕业后能对母校产生感激之情。当一名毕业生、校友对母校失去了感恩之心之后,不太可能会给母校捐款,除非是靠道德大棒进行逼捐,但获得的捐赠数额远远无法与发自内心的主动捐赠可以相提并论。可见,校庆强制学生捐款,沦为募捐大会,得不偿失,是典型的短视行为。

  高校要发展,就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高校举办校庆,既不能大操大办,也不能有靠校庆敛财的想法,而是要办成学校发展的研讨会、嘉年华,与校友一道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和深化师生情谊,让学校成为校友的家。另一方面,高校捐款要透明化,向校友、社会公开详细的收支账目,让校友看到他们的捐款确实用于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已经成功或尚未成功的校友心中的感恩之心,让学校获得更多的捐款。当然,对于校庆强制捐款行为,教育、民政主管部门必须严惩,责任细化到个人,要真是辅导员个人传递,就直接开除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