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狗坐公交,“磕响头”不如守规矩
9月23日下午3点左右,济南一辆公交上上来了一名抱着狗的乘客。但由于公交公司有规定,不能携带宠物上车,司机便对男子进行制止。但该男子执意抱狗上车,在与乘客争执几句后,该男子突然跪倒在地,向乘客磕了三个头,边磕头边说:对不起,它比孩子还好。最终在乘客的反对下,男子再次下跪磕头,随后下车。(9月25日《齐鲁网》)
“禁止乘客携带动物上车”,是包括济南市在内许多地方公交公司的管理规定。公交司机制止男子抱狗上车,无疑是践行管理制度、维护公交秩序的正当履职行为,众多乘客的竭力反对,更彰显出此等有悖文明、有禁不止举动的不得人心。尽管该男子面对众怒不得不选择下车,但其向乘客跪地磕头的怪异之举,还是让人不免五味杂陈。
诚然,在空巢家庭居多和人们不乏闲暇时间的当下社会,饲养宠物狗几成部分国人用以赋闲解闷的生活常态,甚至将狗狗视为形影不离的“闺蜜”与朋友。这原本属个人私事,别人无可厚非。但公交车毕竟只是服务于人类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岂是人畜“共处”与“共享”的运输载体?抱狗上公交,显然是将个人爱好与生活习惯强加于他人和不适当地用于公共场所,其行为既是对规章制度的漠视和对公序良俗的破坏,更难脱有辱公民人格尊严、有悖公交公益属性的任性之嫌。
也许,人们对小猫小狗的偏爱是出于对其所谓“通人性”的认知常识,正如该男子“它比孩子还好”的由衷感叹。不过,狗狗的所谓“听话”,不过是表现为基于人为调教和有赖主人管束语境下的某种信息适应与行为惯式,丝毫不能改变其作为动物类属的畜生本性。君不见狗狗伤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更为重要的,带狗上车还存在着随地大小便、散发异味与传播细菌等安全风险,公交公司明令禁止乘客携带宠物狗乘车,无疑是出于保障广大乘客安全与健康的分内职责。
“禁止携带动物上车”既然被纳入人们的出行规则,就应当得到每位乘客的理解、尊重与响应,无论你对宠物狗具有怎样难以割舍的依恋情结,甚至不无“它比孩子还好”的盛赞与美誉,抑制“小我”、遵守规则、维护大局,都当是每一个有操守、讲文明、明廉耻和负责任国民的应有素质。抱狗男子不惜以自伤尊严的“下跪”方式向乘客磕头求谅解,无疑是把对小狗的“爱”置于了严肃的规则之上和他人的感受之上。这显然是一种思维扭曲和认知错位。
人常说“男人膝下有黄金”,该男子一副“下跪磕头为狗狗”的卑躬屈膝德性,如何不让人心生厌恶、贻笑大方?不争的事实是,“三个响头”并未撩动起人们放弃原则、高抬贵手的“恻隐”之心,自讨没趣的无奈下车,就是其践踏规则、罔顾民意、悖逆伦理的尴尬结局。“抱狗乘车遭拒”无异于一堂规则教育课:与其自取其辱地“磕响头”,不如老老实实地“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