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丰台区通报涉移动POS机代理合同纠纷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通讯员张馨天) 9月20日,北京市丰台法院、丰台工商分局召开涉移动POS机代理合同纠纷新闻通报会,向社会通报丰台区涉移动POS机代理合同纠纷的基本情况、丰台法院和丰台工商分局的相关工作机制,并针对此类纠纷的特点和危害提出应对建议。
随着移动POS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移动POS机代理行为应运而生,在方便了人民群众的消费行为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经济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合同纠纷。今年以来,丰台法院受理此类案件共29起,丰台工商分局收到有关POS机区域代理合同争议的调解申请共27起,涉及合同金额达到85万元。
据丰台工商分局合同科科长郭蕊介绍,从事POS机区域代理招商的企业通常并不具有央行支付业务许可,而是在持牌机构层层授权下取得持牌机构的支付接口,实际从事支付业务,并以自己名义发展下级商户。因此,参与POS机代理项目的相关方面临众多风险:首先,代理销售行为面临法律风险;其次,由于资金脱离监管,使用POS机的商户的资金安全很难得到保障;再次,区域代理商发展的下游商户中不乏信用卡套现行为;最后,普通消费者面临信用卡安全风险。
据悉,涉POS机区域代理合同争议中的被诉企业多包装为高新科技类公司,且以“互联网+”为概念包装投资项目,并引用相关产业数据、对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往往以“低门槛,低资金投入,强大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为噱头打消初次创业者投资经验不足、启动资金不足、技术能力不足的顾虑。
丰台法院民二庭庭长张英婷介绍,丰台法院调研发现出现这类纠纷的主要原因为,一是销售商在签订合同与履行合同时存在不诚信行为;二是代理商在签订合同前并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三是有效监管和处罚环节缺失。
对此,丰台法院建议,代理商个人要增强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在签订代理合同前应对销售商的资质仔细审核;使用者在购买使用移动POS机时应当提高警惕,选择正规商家;银行业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在普法宣传中加强对移动POS机代理行为的风险提示;法院、工商行政机关、金融监管机构和网络监管部门等多部门加强协作。
据了解,针对这一问题,丰台工商分局已经迅速启动与区法院建立的“双向监测”机制,将该类合同纳入重点监测合同类型,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下一步,丰台法院与工商分局将加强合作,不断探索和完善“诉调对接”机制,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合同争议解决渠道,全力服务发展大局,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