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边民纠纷 德宏司法构建“国际大调解”模式

  姐相乡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东南面与邻国缅甸11个边境村寨接壤。姐相乡的银井寨就坐落在中缅边境线上,寨子被边境线一分为二,缅方一侧叫芒秀。双方以界碑、竹棚、村道、水沟、土埂等为界,形成了“一寨两国”“一家两国”“出门即出国、回国即回家”的独特景象。

  历史上,边民之间的一些家长里短、邻里纠纷、是非曲直相对简单,调解时用不上高深的法律理论,村规民约反倒成了调解天平上最公正的砝码。然而,随着边境居民交往的日益频繁,边民之间的纠纷如今已变得越来越复杂,民间自发的调解方式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2005年,德宏州开始在姐相建立“边境边民联合调解机制”,致力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格局。由此建立起来的中缅边民联合调解委员会,不仅有司法人员、边防民警,还有中缅两国边民代表。

  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边境调解委员会的特殊作用。“联合调解机制”运行不久,一桩跨国民间纠纷就摆到了调委会面前。2005812日,缅甸芒秀村村民岩某家的猪“擅自”跨越国境线,来到中国银井寨喊某家的西瓜地又吃又踩,一亩多西瓜全被糟蹋。看着自家的西瓜被糟蹋成这样,喊某要岩某赔钱,不然就扣下猪作为赔偿。岩某不愿意,双方就在国境线上发生了争执。接到报警后,姐相边防派出所教导员李江赶到现场,同时与缅方取得联系,组织双方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岩某赔偿喊某1200元人民币,作为猪践踏西瓜地所造成损失的补偿,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此后,德宏州司法局更加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促进”,进一步推动人民调解组织向城市延伸发展,相继建立了儿童权益保护、小区物业矛盾纠纷调解组织。

  德宏州司法局还结合爱民固边平安边境创建活动,认真开展人民调解案卷评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专项活动,深化中缅边境地区涉外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重点化解各行业、领域、群体中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通过构建“国际大调解”模式,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日益突显。2015年,全州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5328件,成功5079件,成功率达95.3%。从最早的自发民间调解,到有组织、有纪律、讲法律的规范调解,边境边民调解委员会正越来越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