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次成功从“拉美”引渡嫌犯回国
7月17日,一个身着黄色T恤、个头不高的男子,在身着便衣的武汉海关缉私警的押解下走下飞机。此人便是涉嫌偷逃税7亿元人民币、潜逃境外18年,由武汉海关缉私局侦办的“10·7”毛豆油走私案嫌犯黄某。此人也是我国首次成功从拉美国家引渡的犯罪嫌疑人。
据了解,1998年8月,武汉海关调查局根据群众举报,对黄某等人在武汉地区非法倒卖免税进口毛豆油走私牟利一案展开调查。2001年6月,海关缉私部门通过公安部协调国际刑警组织对黄某发布红色通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缉捕。2008年10月,黄某再次入境秘鲁时被秘方国际刑警抓获,同年11月中方即向秘方提出引渡请求。
自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与秘方政府及有关执法部门开始了长达8年的引渡程序磋商。2010年1月,秘鲁最高法院判决同意向我方引渡。但黄某随后多次利用两国法律制度差异给执行引渡判决设置障碍,包括以回国后存在死刑和酷刑风险为借口将引渡案上诉至泛美人权委员会和美洲人权法院,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工作,2015年9月,美洲人权法院做出裁决:在充分保障黄某穷尽秘鲁国内全部司法程序的基础上,由秘鲁政府决定是否引渡黄某。2016年5月23日,秘鲁国家宪法法院公布裁决结果,同意秘鲁政府向中国引渡犯罪嫌疑人黄某,7月14日,中秘两国有关执法部门在秘鲁签署引渡交接文件,黄某终被我成功引渡。
该引渡案是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外交部和海关总署通力合作成功办理的经典案例,也是公安部“猎狐行动”及海关境外追逃追赃重要成果。此次成功引渡,为我国今后在拉美地区开展引渡执法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