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法院信息化打造“指尖”上的阳光司法
本报讯(记者张勇 □孔梦娜)身份证一刷,案件信息呈现;系统一入,网上办案开启;屏幕一开,远程开庭审理;鼠标一点,电子签章完成;网上一查,裁判文书一目了然……
一场席卷鹰潭法院的信息化“风暴”,正在改变着法院的传统工作习惯与方式。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江西省鹰潭市法院系统网络信息高速公路正在逐步贯通,这让法院工作更加高效、更加“阳光”。
推行网上办案
从立案到结案全程留痕
2015年7月,鹰潭中院正式启用案件信息自助查询系统,当事人通过扫描二代身份证,就能查询案件信息、法律法规、常用诉讼文书格式和诉讼指南。
目前,该市两级法院已经实现案件信息同步录入、庭审同步录音录像、案件情况实时监督等为一体的网上办案。为进一步推进网上办案,鹰潭法院系统陆续开通了证据展示、电子审委会、远程接访、电子签章等十大信息化应用平台。同时,积极开展卷宗同步数字化工作,在立案、审理、执行、归档过程中,对所有案件信息均扫描录入系统,形成电子卷宗,真正实现从立案到结案网上办案“全程留痕”。
利用远程系统
相距百里也可网上办案和执行
“被告人彭某,现在我们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对你进行讯问,你能否听清楚我说的话?画面是否清晰?”“法官,声音清楚,画面清晰”。
利用远程系统,被告人在看守所就可以接受审判。此外,该市法院系统还依托信息化建设,运用远程网络,冻结、划扣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内各银行网点的存款。
2015年5月,该市正式开通“总对总”全国网络查控系统,执行法官只需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即可在短时间内查询到被执行人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余额、资金往来以及其他财产信息,截止到2016年1月,共查询被执行人财产17248次,涉及执行案件520件。此外,鹰潭中院还与市国土资源局共同签署了协议,法院将通过与国土局进行专线连接和信息对接,及时、全面、准确查找和控制被执行人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信息。
晒裁判文书
提升司法公信
“现在在网上可以看到判决书,公开透明,官司我们打得放心。”在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浏览鹰潭中院刚刚上传的判决书后,罗某对法院“晒”裁判文书接受监督的行为“点赞”。
鹰潭法院系统将裁判文书上网列为阳光司法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文书公开的质量和数量,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该市两级法院上网公布裁判文书4110份,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等不宜上网公开的案件,上网公布率为80%,鹰潭中院的文书上网公布率达100%。
为确保裁判文书能够及时上网,鹰潭中院要求承办法官必须在案件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文书的技术处理及审核工作及时上网发布,同时建立裁判文书上网月通报制度、考评机制。“公布为原则,不公布为例外,承办法官认为裁判文书不适宜上网的,必须书面说明理由经庭长同意后报主管院领导批准。”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仁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