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行业监管风暴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业内人士呼吁制定直播行业标准
本报讯(记者汤瑜)目前,网络视频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面临诸多问题,不雅直播等乱象丛生,但这一领域却成了网络管理的真空地带,没有相关的法律或法规进行规范。6月18日,直播行业监管风暴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指出,直播行业的监管需有法可依,才能避免网络直播成为法律规范的盲区。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严明表示,国外包括欧盟对直播节目都有管理手段,而不是放任自流。行业监管中对源头的管理都是无法回避的,因为可能涉黄、涉及政治、版权等问题,在监管中至少经营性平台所播放的节目应该是合法的,特别是网络直播有跨界问题,法律在涉及行业底线方面应该有明确的界定,否则监管不好落实和操作。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高级研究员安兴本说,中国不是一个自律的社会,直播行业监管与被监管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如何打破这种荒诞,需要另谋思路,立法也要有创新。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郝叶力表示,美国在网络上封堵的是两大类,一个是暴恐,一个是淫秽,这是网络治理最主要的打击对象。现在直播行业到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法律也要跟上。直播行业要发挥平台自制的主体作用,他们自身要有联盟的公约去遵守,如果违反了就严惩不贷,给予取消或封杀、雪藏,永远不能再踏入这个行业,让它不能承受之痛。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指出,对直播平台需要第三方机构用技术手段进行监管。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师王博表示,对直播行业无外乎是政治敏感、色情淫秽和涉恐涉爆等内容的监管,内容监管是一个涉及多方面领域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面共同参与才能解决。
现如今,网络直播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能实现很多人的明星梦,成为生活里的主角。也正是这样简单的方式,跟随着网络直播观看人数的爆炸式增长,导致负面效应呈几何倍数传播,不雅直播、粗俗用语等一些网络不文明现象,已经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带到了现实的生活中。
专家指出,目前直播平台处于从网红经济向内容为王过渡的转折点,由于崛起周期非常短,直播行业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业内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制定直播行业标准,严格的监管告诉网络直播行业哪些“不能为”,行业标准指导他们该“怎么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网络直播才能远离低俗,走上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