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激讨薪判刑,恶意欠薪该当何罪?

  陕西省岚皋县陈守延等180余名农民工在河北省青龙县江成矿业公司从事矿产劳务开采,因常年讨要薪资无果,承包人陈守延及部分工人在向青龙县人民政府表达诉求时被刑事拘留并被判刑。岚皋县政府在接到当地农民工的联名书后,组成工作组,赶赴青龙县了解情况协调沟通,被挡在了青龙县委县政府的门外。

  毋庸讳言,农民工在政府门口聚集表达讨薪诉求的行为并不理性。从法律的角度讲,当地警方对其采取法律措施并没有错。但是,农民工多年讨薪无果,当地相关部门又装聋作哑,根本不理会农民工的讨薪诉求。农民工除了采取聚集这类吸引眼球的方式讨薪以外,还剩下多少选择?尤其令人惊讶的是,接到农民工投诉,其家乡所在地县委县政府工作组携带公函,根本进不了青龙县政府的门。就连岚皋县司法局带去的农民工证人也被青龙县警方刑拘。当地相关部门如此为欠薪者保驾护航,对讨薪者痛下狠手,到底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还是某些人和欠薪企业有利益关联,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劳动者维权渠道畅通,维权成本低廉,工资真正做到按月正常发放,执法部门乐于为他们撑腰,他们又何必冒着被治罪的风险,围堵政府或者用其他过激方式讨薪呢?在应对过激讨薪的问题上,除了提醒劳动者理性讨薪、合法维权以外,职能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化解劳动者策划过激讨薪事件的动机。

  一言以蔽之,政府不能只看到农民工过激讨薪影响公共秩序和政府脸面,而应该把应对讨薪事件的重点转移到防范、治理欠薪上来。如果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权力伦理继续错位,官员眼里根本没有劳动者,职能部门不作为的话,不仅欠薪者肆无忌惮,劳动者的尊严底线还会继续后退。

 

 

  近日,有网友曝光称,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有女大学生被要求“裸持”(以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为抵押)进行借款,逾期无法还款将被威胁公布裸照给家人朋友,且借款周利息高达30%。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借款群中,女大学生“裸持”借款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通过“裸持”可以借款的金额是普通借款额度的25倍。(614日《北京青年报》)

  @杜建锋:从河南一大学生殒命校园贷到现今“裸照”作抵押,校园贷扮演的似乎已不是那个助人创业、解人危困的“天使”,资本逐利的本性、滞后的监管细则等已经使校园贷“贷”出精彩成为一句空话,看起来很美的金融创新已经沦为陷阱重重的“毒苹果”。

  

  宜宾一小伙因公安局失误,身份信息被误录入禁毒违法人员数据库,导致其在出行中屡屡遭到麻烦。对公安局的失误,有关人员表示,基层派出所有录入的权限而没有修改的权限,修改需要报请公安部修改,颇为麻烦。(612日中国新闻网)

  @岳乾:保障公益而不侵凌私人利益,维护社会公正而能及于个体,对错误能及时纠正,对权利损害能及时救济,这才是公权力应有的治理姿态。

  位于浙江金华市区的一幢商务楼因房主银行贷款逾期遭法院执行拍卖。在房主对房屋评估价值过低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法院仍以3110万元将该商务楼拍卖。成交不到一年,新房主就在金华市二七新村区块改造工程中获得了1亿余元拆迁补偿。记者调查证实,在低价购买该商务楼并获得高额拆迁补偿的过程中,时任金华市二七新村区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的家人占有15%的股份。(615日新华社)

  @郭元鹏:亿元拆迁补偿背后藏着的不仅是贪官,还有在拆迁工作、建设工作中存在着的很大的制度漏洞,抓获一名拆迁贪官容易,抓获所有拆迁贪官不易。我们需要的不是偶然的发现,而是制度之下的必然发现,是难以蒙混过关的严苛制度。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用另类的网名与人交流,可以吸引眼球。可如今,一些网友收发快递时在收件名一栏使用“老公”“皇上”“大帅哥”“柯南”等称呼,却让快递员送货时很有些尴尬。(615日《长江日报》)

  @毛开云: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既然《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中存在“不规范”,就必须将“不规范”变成“规范”,就必须将短板补上。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规范人们行为、最终实现“全民守法”目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