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七五”普法规划已进入审议程序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全国“七五”普法规划已经颁布,北京市“七五”普法规划已进入到审议程序。这是记者在5月23日北京市司法行政工作品牌建设暨第六届司法行政开放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发布会伊始,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孙超美首先介绍了北京市司法行政工作品牌建设的整体情况。2016年,北京市司法局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整合多种法律服务,立足首都市民现实的法律需求,加强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推进法律宣传、律师管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领域的互联网+司法行政工作,力争率先推出一批互联网+的品牌项目,使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地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对于媒体关注的“七五”普法规划的制定,市司法局法制宣传处副处长赵菁表示,全国“七五”普法规划已经颁布,北京市“七五”普法规划已进入到审议程序。市政府的常务会议和常委会已经审议完毕,并且原则通过,本周四,市人大常委会将就“六五”普法规划执行情况、“七五”普法规划情况进行审议。
发布会上,市司法局法制宣传处、律师综合处、基层工作处、市法律援助中心领导分别介绍了“六五”普法的主要成效、全面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工作情况、人民调解品牌建设、“12348”法律服务专线基本情况。
为了使司法行政工作品牌建设的效果更为客观,市司法局还引用了第三方数据调查的结果。根据第五次市民法律素质调查报告显示,市民法律素养明显提升,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且各项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均远远高于2010年。
此外,记者还获悉,第六届司法行政开放日活动将在5月27日举行。司法行政开放日活动旨在宣传司法行政职能、服务市民法律需求、展示各项工作成果、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
市司法局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李玉娥介绍,第六届司法行政开放日将按照“宣传功能、突出服务、扩大影响、树立形象”的指导思想,当天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整体联动,共17个司法行政机关,339个街乡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鉴定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向首都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