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央企必须改革

  本报讯(记者李晓磊) 3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副主任张喜武、副主任黄丹华和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就国企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针对央企现状,肖亚庆说,目前106家央企无论是在体制机制上还是在管理能力上,仍有与新常态不适应的地方,如与优秀的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相比,现在央企管理层级仍然比较多,对此必须要改革,要压缩层级。

  关于“国资委管得太多太细”的声音,肖亚庆回应,国资委自身改革是关系全局的要点,现有权力、规范和事项要进一步清理,一是要转变定位,要向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优化、精简、调整国资监管事项;二是要把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搞清楚,做到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坚决到位,不该管的要退出来,让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对于改革面临的挑战,肖亚庆直言,“不否认有极个别的人、极个别的管理者对改革认识不到位。可能有极个别人对改革遇到的阻力,担当精神不够,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面对央企“大而不强”现状,肖亚庆表示,下一步将把央企做强做优放在更突出的位置,鼓励一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入更符合市场竞争的其他产业链中,推动大企业更强更优。

  针对有关三大石油公司纵向看产业链是完整的,但内部产业重复、效率低的疑问,肖亚庆说,这一问题在各个领域企业中都存在,是下一步改革需要完成和解决的问题。

  他指出,此前三大电信运营商通过共同出资建立铁塔公司,共享技术资源,既减少浪费又实现良好服务。下一步其他领域中央企业也要努力消除纵向、多余环节,用市场化办法消除横向隔阂,既搞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也在同行业间做横向整合,使企业运行更加顺畅。

  国企改革牵涉各方利益,要求国资委与各方建立适应新要求的新关系和新秩序。对此,肖亚庆透露,国资委正在抓紧研究如何对自身职能进行调整。

  肖亚庆强调说,国企改革不是要把企业搞弱了、搞小了、搞僵化了,而是要在进一步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上下功夫,使国有企业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发挥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