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0守护京城20年

  本报讯(记者汤瑜) 110日是中国第30个“110宣传日”,自1986年广州建立全国第一个110报警台开始,110已默默守护社会平安和群众安全30载。

  1996年,北京市第一个110报警服务台成立。自成立以来,始终是打击违法犯罪的前哨阵地,更是服务人民群众的高效窗口。协调不同警种、不同区域的警务合作,利用新技术装配“千里眼”,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一站式”服务格局,北京110报警服务台历经20年的风雨历程,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2015年,北京警方共接各类报警求助电话840万余件,平均每天报警电话响起2.3万多次;通过快速布警、跟进指挥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4万余名,平均每天至少38名嫌疑人因110报警落网。回访报警群众2万余名,群众满意度达到99.6%

  110原是单一的匪警电话,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有,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沿海和内地一些大城市公安机关将原为盗()警电话的110,逐步扩大职能,拓宽服务范围,建立了110报警台。从1986年广州市公安局建成并开通我国第一个110报警台,到1996年公安部在全国推广“漳州110”先进经验,再到2006年全国县市级公安机关基本实现“三台合一”,现今全国公安机关朝着警务实战化大步迈进。

  目前,我国已建成从公安部到省、市、县公安机关的一体化110接处警网络,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城乡,一些地方还将110报警服务网络向农村、草原、海上延伸,极大便利了边远地区群众报警求助。110受理报警的范围涵盖了刑事、治安类警情和求助、纠纷、咨询、投诉及为公众提供安全服务等多个方面,涉及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从寻找失踪人员、抢救危重病人或临产孕妇,到问路、取钥匙、调解纠纷,即使报警求助事项超出公安职责范围,各地110报警服务台也都积极给予解答引导,提供必要帮助。

  此外,2015年全国110共受理违法犯罪警情2107.4万余起,受理治安事件警情173.3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3.5万余人;受理火灾事故报警43.1万余起、交通事故报警2345.1万余起、公民求助2769.4万余起,救助群众312.9万人次;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1.8亿人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