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儿警刘俊:平凡中诠释精彩
他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却用平凡的工作诠释了一种精彩、一种追求。他就是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分局南小汪派出所社区民警刘俊。
“小香港”里的“活字典”
刘俊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邢台市桥西区青青家园社区的治安。该社区成立于2006年12月,由东区、西区、别墅区组成,实有人口6500多人,暂住人口200多人,出租房屋50多间;其中内部单位1家,金融网点3家,幼儿园1家,沿街门面或店铺250余家,具有娱乐场所多、流动人口多、治安环境复杂的特点,是南小汪派出所辖区最繁华、热闹的地段,素有“桥西区北片的小香港”之称。刘俊刚接手这个社区的治安和社情等管理工作时,有好心的同事不无担心地劝他:“这个社区人员众多,情况复杂,像你这样文质彬彬的人不一定能镇得住,还是知难而退,找领导换个社区吧,不然一旦有了麻烦自己不好收场。”刘俊虽然知道同事的提醒也是好意,但他却有一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倔劲,如果遇到一点儿困难就绕着走,怎么可以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雄奇与精彩呢?为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模样来,用行动让领导满意、让同事们放心。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适应社区工作,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熟悉辖区的情况上,经常是别人早已下班回家了,他却还在社区里四处巡游,不是与居民们拉家常、“摆龙门阵”,就是深入居民家中嘘寒问暖、排解纠纷,有时为了了解某一户居民的具体情况,他要三番五次地进行入户调查,工作时间找不到人就下班后再去,白天找不到人就晚上去。现在,青青家园社区的居民们都知道他们这儿有个片儿警叫“小刘”,而刘俊走在小区的街头巷尾也总会是“招呼”不停、熟人不断。
刘俊,俨然成了青青家园社区的一本“活字典”。
在此基础上,刘俊充分发挥自己在辖区内情况熟、“人脉”广、善协调的优势,开始在群防群治和科技强警等方面做起了文章。经过他的一番宣传、发动和组织,青青家园社区在主要路口、旅馆、超市、公共娱乐场所、金融网点、小区、机关门口及个别住户家中安装了300余个监控探头,沿街门市90%以上都安装了报警系统,同时组建了2支看家护区队、治安巡防队,吸纳固定了20名治安信息员,使社区“天眼”密布、“触角”成网,群防组织也一应俱全。现在辖区治安方面一有风吹草动,刘俊和他的同事们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并快速做出反应,“小香港”也因此由以往的“鱼龙混杂”“风波”不断,变成了现在的秩序井然、“风平浪静”。
穿警服的“帮大哥”
刘俊不仅恪尽职守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有一副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热心肠。2009年6月,青青家园35号楼1单元302室的业主牛某因为自家的北面窗台渗水,一直找物业要求赔偿损失,并提出了一些不合理要求,物业人员反复向他解释,可是他就是不听,物业经理向他提出了一些赔偿方案,他不但不接受,而且还放出话说:“文的不行就动武的,大不了弄个鱼死网破。”僵持的事态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获知这一情况后,刘俊敏锐的神经立刻开始绷紧起来。他先后多次找到牛某家中,不厌其烦地给他算经济账、家庭账和“人生账”,提醒他理智对待纠纷,万万不能冲动,否则就有可能因小失大、追悔莫及。与此同时,他又积极与物业公司协调,制定出了房屋修缮和补偿方案,最后,牛某终于被民警真心帮助解决问题的态度所感动和信服,愉快地接受了调解。
2010年7月份,青青家园27号楼2单102室的马国娥老太太由于上了岁数,记忆力不好,经常是拿了东西过时就忘,不知道把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几次三番找物业,也接二连三地报警,说东西被盗了。刘俊知道此事后,主动上门,帮助老太太想办法解决,他一方面与老太太的老伴李俊霞商量,让老李经常提醒老伴不要随意乱摆乱放东西;另一方面又专门为老太太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让她尽量把自己经常用的东西写下来,放的位置也记下来,或是做一个标记。采取这一系列方法后,老人再没有发生因找不到东西而着急报警的情况。刘俊的真情工作和服务,逐步让辖区群众竖起了大拇指。现在,青青家园社区的居民们一旦出现家庭矛盾或邻里纠纷等问题,都会找刘俊来帮忙调解,而刘俊只要出马,也总是会“马到成功”、皆大欢喜,刘俊也因此被社区的一些大爷大妈们戏称为“穿警服的帮大哥”。
刘俊所做的事情是平凡的,但正是这种平凡,体现着一名人民警察“心系群众,守望平安”的执着信念和价值追求,诠释着“金色盾牌”的赤诚与担当,谁又能说这种平凡不是一种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