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小网格推动萍乡大平安
作为萍乡市重大改革事项之一,该市将网格化管理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的重大抓手和工作平台。网格化管理以群众平安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构建精细化动态化服务管理机制为目标,将服务管理落实到最基层。
目前,全市网格化管理已基本形成,共建立一级网格58个,二级网格742个、三级网格4261个。网格化管理“有事找网格、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街、要事报得上”的工作实效逐步显现,全市信访数量、民转刑案件明显下降,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是抓好顶层整体设计。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建立城乡社会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法治理念引领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工作措施。市综治办就网格员日常工作、网格工作台账、信息报送处置程序及硬件建设等制定下发了指导性文件,细化了党委政府重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网格划分、职责任务、工作制度、资料台账、基础保障以及网格化治安巡防等方面的工作责任。
二是科学确立工作体系。根据人口数量,人员分布、地域面积、治安状况、道路走向、街巷分布、工作量等基本要素,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组(自然村、居民片区)设置三级网格。明确四项网格职能:即调处一般矛盾纠纷、报告重大社会异常、反映群众各种诉求、解决群众疑难问题。设立“一中心三室五员”网格管理格局:即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警务室、调解室、工作室,网格长、网格督导员、网格警员、网格调解员、网格信息员。
三是规范乡级网格建设。制定了《关于规范乡镇(街道)一级网格调度指挥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整合过去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谐平安联创中心等工作资源,统筹设立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明确网格调度指挥中心作为网格化管理的日常办事机构,与综治中心合署办公,固定专门办公场所。指挥中心主任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从党政办、综治办、司法所、维稳办、信访办等机构抽调工作人员,实行专职专岗专用。
四是提升网格信息化水平。按照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以9+X的模式,扎实推进市、县、乡三级综治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平安建设智能化水平。围绕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进一步规范对人口、房屋、证件、车辆场所、网络、组织等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强化网格信息动态管控,加强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研判,实时掌握轨迹、预判犯罪热点。
五是注重强化基础保障。为奖励先进、树立典型,市财政每年安排预算经费,补助和奖励200个优秀三级网格员,并评选全市“十佳”网格管理工作者。各县区、乡镇街均将网格化管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考虑到三级网格中的管理人员主要由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楼栋长以及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热心人士等担任的实际情况,为网格管理人员解决部分误工及通讯补贴。同时,各地努力保障网格化管理所需硬件设施建设,解决了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从根本上确保了网格化管理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