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5中国法学会·走过开局年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121日,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在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2015年中国法学会要着眼新的形势任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中国法学会各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的至关重要的一年。2015121日,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在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2015年中国法学会要着眼新的形势任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如今,2015年已至尾声,回望这一年,中国法学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学习贯彻中央精神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7月又召开了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这对作为人民团体、群众团体的中国法学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月中旬,王乐泉即赴陕西、宁夏等地调研,强调各级法学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根本要求,推进法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中国法学会党组迅速响应,带头组织好学习研讨。720日,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主持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大会,向机关全体干部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要认真对照中央要求找问题、找不足、找差距,并要求在各个论坛、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会议上,进一步传达学习,真正做到党有号召、群团有行动。

此外,针对法学政治属性强这一特点,对中央关于法治领域的部署及与法学研究直接相关的中央精神,中国法学会通过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专题研讨、定期召开研究会秘书长会议等,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不断加深理解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核心要义”的理解和认同。

2015年,中国法学会完善了对法学研究方向、重大前沿问题、敏感问题定期总结分析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和上报法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观点等;组织权威专家学者针对重大理论问题、重要案件等发表文章、接受采访等,阐述正确观点,引领社会舆论,做好正面引导;抓法学社团的党建工作,认真履行对法学社团的服务管理职责,全面掌握所属57个研究会工作情况,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加强对法学社团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围绕中心建言献策

法学研究硕果累累

中国法学会七代会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要把中国法学会建设成为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国家级核心智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73日,主题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第十届中国法学家论坛隆重举行,中国法学会领导和25位著名法学家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为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今年8月,中国法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正式成立,在原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的基础上拓展功能,以更好地发挥研究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的独特作用。

与此同时,围绕建设法治中国重大战略任务,组织开展关于“法官检察官员额制试点情况”“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等调研,并围绕民法典编纂召开多个座谈会、研讨会,举办主题为“民法典编纂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的第12期中国法学创新讲坛。

根据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重大任务和190项改革措施,2015年,中国法学会确定65项重点委托课题,同时发布近百项招标课题选题,法学界、法律界积极响应。为增强课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加强对课题设计的前期调研,既充分听取法学界的意见,也广泛征求法律界及相关实际部门的意见。围绕法治领域热点问题,加强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障、司法改革、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专项研究。建立课题结项提交成果要报制度,加强成果转化,在《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开辟专栏及时刊发相关对策建议。

针对重要法律的立、改、废、释等,常态性召开立法专家咨询会,组织专家学者对相关法律草案进行研究论证,2015年共举办30余期,每期形成一份专家咨询报告,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本着务求实效的原则,2015年,中国法学会对论坛进行整合,把力量集中到“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和“中国法治论坛”等“三大论坛”上,论坛影响力显著扩大。此外,指导相关地方法学会办好“七大区域法治论坛”,突出论坛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全面加强研究会建设,是新一届中国法学会提出的重要工作任务。2015年,中国法学会以“学习型、协同型、智库型、国际型”为标准,大力加强研究会建设,加强经费支持,对中国法学会所属57个研究会进一步整合,使研究会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研究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发挥研究会引领和繁荣法学研究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受到所属研究会的普遍欢迎。

会员队伍广纳贤才 基层建设有声有色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工作重点就在哪里。”为了体现法学会群众性特点,中国法学会提出,要降低会员标准和入会门槛,并按照“不求所属,但求所用”原则,积极发展团体会员和培育相关社会组织。

2015年,中国法学会在中央政法部门、法学相关院所、国有大型企业、律师事务所等新发展团体会员15家,各省级法学会目前共有团体会员15000多个。通过运行中国法学会会员管理系统,放开网络申请会员通道,为法学会会员搭建网络交流平台,也方便了各级法学会做好会议管理与服务。

9月中旬,中央政法委转发了《中国法学会关于加强市县法学会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市县法学会八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包括:参与立法咨询,积极开展法治实践,参与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法律服务,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健全联系机制,培养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全国共成立市县级法学会1012个。

918日至19日,召开“全国法学会会长会议暨地方法学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推动地方法学会工作整体跃升。推进地方各级法学会建立党组工作,目前,23个省级和副省级法学会建立了党组,2015年各省并进一步拓展市县级法学会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努力做到市县级法学会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地方法学会所属研究会建设也有所推进。地方各级法学会从自身实际出发,成立一批学科、专业、专门研究会,立足当地组织和开展法学研究,注重解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和基层法治社会建设等实际问题,使工作更具地方特色,更接地气。目前,全国省级和副省级法学会共成立各类研究会近700个。

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务实效,接地气”。2015年,中国法学会调整了“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的举办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地方法学会的积极性。据悉,今年以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领导干部如何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等主题,全国各级法学会及“双百”活动组委会已组织举办“双百”宣讲活动2500余场。“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宣传基层行活动”也在各地全面开展。为更好开展法律服务,与中央综治办共同建设“在线纠纷解决平台”,利用互联网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

受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委托,2015年中国法学会还开展了诉讼服务监督工作,选聘了百余位法学专家和资深律师担任监督员。各地方法学会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广泛地建立“法律诊所”“法律服务站”“信访工作站”“调解中心”等服务站点,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面对面为基层群众进行法律咨询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对外交流紧跟形势 合作共赢面向世界

2015年,中国法学会更加强调各项涉外活动的务实性、针对性,突出问题导向,力求取得实效。

这一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法学会分别举办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法律保障研讨会”“第四届中国—亚欧法律论坛”“面向未来,共建丝路—中日韩自贸区法制建设”等论坛,成立“中国—亚欧法律中心暨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等,论坛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同时,中国法学会注重深化和拓展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法学界、法律界的交流,努力提升对外法学交流的实际效果,举办了第三届中欧法律论坛并列入中欧建交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举行了“中法法律交流日”活动。选派代表赴美国开展“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专题培训,相关考察报告获得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并提供给中央司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参阅。

为了做好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中国法学会组织举办 “中非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学术研讨会”,作为配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暨第六届部长级会议的重要活动,得到了中非政府部门和法律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响应。此外,还发起成立金砖国家争议解决上海中心,构建中非联合纠纷解决机制,成立中非联合仲裁中心上海中心和约翰内斯堡中心。

2015年,中国法学会加强了同台港澳地区法学界、法律界的交流,举办“两岸和平发展法律座谈会”“台湾法政专业学生夏令营”,举办“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香港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进一步加强两岸专家学者和青年以及港澳和内地青年间的相互交流、沟通。

机关建设常抓不懈 专题教育成效显著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2015年,中国法学会把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重中之重,在调研的基础上,以高质量党课启动部署专题教育,紧紧围绕主题抓好“关键动作”。

引导干部队伍明纪崇法,敢于担当,以严的精神和实的作风做好每一项工作。从严管干部,从实抓作风,是中国法学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成果。2015年,中国法学会贯彻从严要求,突出高的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细化了干部队伍管理与人事考核制度,加强干部日常考核、日常管理,引导大家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党组领导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做到带头部署开展、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查摆剖析;机关各部室、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本部室、本单位带头学习研讨、带头党性分析、带头整改问题、带头执行制度,坚持专题教育与实际工作两手抓、两促进,真正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风清气正的氛围进一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