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专题宣传活动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12月3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法制日报社在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联合拍摄的《年少轻狂》微电影在该校首映,首映式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通报了近5年校园犯罪案件的情况。
据介绍,《年少轻狂》微电影拍摄期间,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东城法院未审庭、新闻办与摄制组反复沟通,从法言法语的台词设计到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案件过程反复推敲,寓情于景。
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庭长赵德云介绍,校园犯罪案件有罪名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其中,排名前3位的案由分别是故意伤害罪(43.1%)、聚众斗殴罪(23.5%)和寻衅滋事罪(15.7%),这3类犯罪累计占比超过80%。
赵德云认为,校园犯罪典型案件体现出未成年学生纠纷处理能力弱的问题,在校园暴力犯罪案件的诱因上常常是偶发事件或平时恩怨等“琐事”。统计显示,因排队、碰撞、口角、玩笑,甚至一个眼神等偶发、微小事件引起的约占58.1%。部分未成年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很低;校园救助力量薄弱、防控体系缺乏等其他原因也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