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方式腐败”实质是权力的失控和塌方
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厅长赵中社贪腐案引出的海南省海洋渔业系统的“塌方式腐败”,先后有48名干部被立案调查,其中,厅级干部6人,厅机关及直属单位16人,22名涉案人员案发时担任或曾经担任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有的单位甚至是“一把手”“前腐后继”。
近年来,官员腐败一挖一片、一提一串的“塌方式腐败”,已不是个别现象。透过这些“塌方式腐败”案件,其背后都围绕着权力纠葛。权力过于集中,得不到制约和监督,是滋生“塌方式腐败”的根本因素。
同时,一些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注重自己是谁提拔的,是谁的人。而这样的权力纠葛,导致这些官员们互相依附,形成的“权力圈”,当上级领导以权谋私时,更形成了“共腐共贪”“抱团进退”的局面。一旦党纪国法到来,自然就会出现一大片“塌方”。
所以,“塌方式腐败”现象的背后实质还是权力寻租的老问题。治理“塌方式腐败”就必须通过改革限权、科学配权、阳光示权,让权力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只有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公平、公正地运行,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失控和权力滥用。从而也能有效清除依附在权力磁场周围的“圈子”“山头”,减少官员腐败的发生。
@寇宇龙:正是因为听证会的不专业,才导致了听证专业户的产生。没有人会轻易放弃为自身权益发声的机会,只是当下的听证会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博弈机制。完善听证会制度,不妨从增加更多约束性规定和重塑公信力开始。当听证会能够充分承载民意,听证专业户就会失去存在的土壤。
@岳乾:如果说在电商兴起之初,行政部门的放任为其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土壤;那么时至今日,自由之外,恐怕还需要施以必要的约束,建立必要的秩序,才是长久之道。
@赵一苇:社会出资为教育事业做贡献,本应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可喜之事。在商业化办学中,商业和教育的地位关系决不能混淆颠倒,商业理应要为教育让步,做教育的经济支柱,由商业促进教育,将教育作为根本目的。
@任静:图书馆少儿阅读区的不文明现象也是如此,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明礼仪,首当受到批判的是家长,孩子不懂事不能成为家长的挡箭牌,而是自身素质和教育责任反省的一面明镜。
@于立生:只有在快递理赔中,引入“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才能彻底落实《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第19条关于未保价快递损失赔偿“适用有关民事法律的规定”的立法善意,才能倒逼快递企业强化责任意识,才能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项向荣:如今中国的高校频繁更名只能凸显教育浮躁,不知这些学校领导的脑子里,是否看重过如何让大学发挥学生才能的天职?是否有过增强大学文化和精神存在做好内功的意识?只要一个人头脑中的火种被点燃,那么,不管读的是什么样的大学,这个大学叫什么名字,他都能发光。
@韩福东:生育和抚养本身,都是利弊混杂的,甘苦自知,任谁都不例外。权衡好它对自身的利弊,而非出于从众或展示的目的,再做出决定,或许更能契合我们所需。
@乔志峰:万达已经就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名义被冒用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不实信息索赔千万,淘宝是否会跟上维权?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都要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但愿日益增多的天价索赔案可以让某些人从中得到警示,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吴点墨:于群众而言,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应该是一套实用的寻医问药指南,而不仅仅是华丽丽的“医疗土豪斗富盛筵”。最亲民、利民、便民、惠民的医院,才是最佳医院。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有必要将“公益性”列为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