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亚欧法律论坛在陕西召开

张鸣起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冯雷 □王璐) 1017日至19日,第四届中国-亚欧法律论坛在西安召开。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鸣起出席并讲话。

  张鸣起强调,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深化法律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使中国跟亚欧各国的合作更加紧密与务实,将对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产生重要影响,对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亚欧各国在加强经贸往来的同时都应该加强本国的法治建设以及区域合作,为推动面向区域和平与发展的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为推动中国-亚欧法律论坛的发展,张鸣起提出了三点倡议:凝聚共识,加强协调;丰富论坛内容,健全论坛机制;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

  开幕式上,张鸣起向西北政法大学分别授予“中国-亚欧法律研究中心暨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与“中国-亚欧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牌匾。此外,“中国反恐信息网”和“一带一路法律网”也在开幕式上正式启动,这将为推动国家反恐法治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巴基斯坦总理法律和司法特别助理阿斯塔·奥瑟夫·阿里、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参赞倪晓京、蒙古律师协会会长甘巴特尔·班兹拉齐、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建利、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宋觉在开幕式致辞。国家法官学院院长黄永维、国务院法制办工交商事司司长张建华、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委会副主任普罗夫·安塔孔、印度律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库马尔、韩国驻西安总领事李康国、巴基斯坦外交部法律顾问穆罕默德·萨利姆、立陶宛司法部欧洲法律司副司长露塔·克拉苏凯特、塔吉克斯坦司法部国际司法关系局主任专家阿里西瑞﹒内马特奥达、陕西省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寇昉、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上海政法学院院长周仲飞等中外嘉宾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本次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法学会外联部主任谷昭民主持。

  来自中国、蒙古、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等13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学者、律师等法学法律界代表近200位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并围绕“构建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的法律问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金融国际合作法律问题”“‘一带一路’国家互联互通与物流经济法律保障机制问题”“‘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合作法律问题”“‘一带一路’国家安全与反恐合作法律机制”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论坛闭幕时,张鸣起总结指出,第四届“中国-亚欧法律论坛”主题鲜明、成果丰厚,是针对中国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而召开的一次盛会,是中国及亚欧各国以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新姿态开展法学法律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他强调中国与亚欧地区法学法律界应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行动,共同为“一带一路”法制建设做出更多努力,不断开创中国-亚欧法律合作的新局面,携手推动中国-亚欧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闭幕式上,中国与亚欧各国30个法学法律机构代表签署通过了论坛成果文件《西安宣言》。

  据悉,“中国-亚欧法律论坛”于2006年、2007年和2011年分别在新疆乌鲁木齐、陕西西安以及俄罗斯叶卡捷琳堡成功举办了三届。论坛的举办为增进亚欧地区法学、法律界的理解和信任,巩固本地区的多边法律合作机制,促进亚欧地区的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