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达环境法论坛”在京举行

    本报讯(记者汤瑜) 1017-18日,由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承办的“2015中达环境法论坛”在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110多位环境法领域专家、学者与高校环境法学师生围绕“依法治国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主题,就推动环境治理、完善环境法律制度、《环境保护法》的有效实施、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等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交流与研讨。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在论坛上对新环境保护法提出学术观点,她认为这部法律是环保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主要目的是推动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建立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环保法包含多项发展与环境协调的重要机制,不仅强调了企业和公民的主体责任,也特别强调依法行政和政府责任。她同时呼吁在后环保法时代,学界能共同研究“守法”等课题,因为公民及行政执法机关的守法相当重要。

  此外,台达中国区执行副总裁暨总经理廖庆龙在开幕致词时表示,环境保护虽逐渐受到重视,但还需要各界努力持续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同时加强倡导并切实执行。即将在201611日起施行的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侧重解决当前大气污染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但除了良善的法律,绿色工业与绿色技术将是未来环保发展的趋势。他在论坛开幕式上分别为2015年“中达环境法学者”武汉大学杜群教授和两位获得“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侯佳儒、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陈海嵩,及“优秀学位论文奖”“学位论文奖学金”获奖研究生颁发了奖状。

  2011年,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成立“中达环境法学者计划”,近5年来,在中国大陆共奖励了3位“中达环境法学者”、10位“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颁发“优秀学位论文奖”12人次、“学位论文奖学金”195人次,已举办5届“中达环境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