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书香中优雅前行

    正是缘于喜欢阅读的天性,我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我从中体味着幸福和满足,也吸取着奋进拼搏的力量,一路走来,是书籍陪我战胜了挫折,打败了消沉,赶走了颓丧,度过了艰难、困顿的岁月。

 

  小时候,我是一个极其安静、内向的女孩子,不太喜欢和同龄的女孩子疯玩嬉闹,所以书籍顺理成章地成了我的好朋友,那时书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而且家庭也比较拮据,我大多时候看的是从别人家里借来的书。有的断头,有的掐尾,我照样看得兴致勃勃。记得小学毕业后暑假期间,我不知从哪里搜罗来了一本《水浒传》,很快就被梁山好汉的故事所吸引,宋江的仗义疏财,李逵的勇猛燥烈,林冲的绵里藏针,鲁智深的刚爽豪迈……这些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新奇不已,一捧起书就爱不释手。有一次,母亲在禾场上晒谷,要我照看,我因为看书太入迷,一群鸡撒着欢儿偷吃我都没察觉,这一幕正好被母亲发现,气得大骂我是“书呆子”,差点把书都撕了。

  年少时,喜欢看书,却只能蹭别人的书看,后来租书摊多起来,我是可以不吃零食,也一定要把钱节省下来看书的。那时看书没什么取舍,逮着什么就看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封神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中外名著看得孜孜不倦;琼瑶、亦舒、金庸、古龙等人的言情、武侠书也看得津津有味。母亲不喜欢我看闲书,于是我经常玩“障眼法”,冬天里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夏天则借着电扇微弱的光芒看,算得上凿壁偷光的“创新版”。

  如今回想起来,那真得是一段为书痴狂的日子。浸润于那些或优美华丽、或朴实简约的文字之中,感受着世间的悲欢离合,情仇爱恨,体会着生活的光怪陆离、纷繁复杂,我人生的空间因此而广博、开阔,心中的情感因之而丰富、缤纷。那时无论真实的生活有多么不快乐,只要能捧起书,所有的烦恼、困扰都会远离,所有的悲伤、无奈都会消散。

  从学校毕业后,我最初只是在一家公司做文员。闲暇无聊之际,我依然阅读喜爱的书籍。书看得多了,我就试着给本地的报刊投稿。没想到很快就被采用,写作的兴趣就这样被调动起来。此后,我看书就不像以前那么漫不经心了,而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品味的期刊杂志,还有经典名著反复阅读,不仅琢磨作家、大师们的文字风格,也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随着耳濡目染,我的文字也开始有了一定的功底,通过在报刊上面发表的一些稿件,我顺利应聘进入本地一家报社,成为一名记者。当上记者后,我的文学梦依然炽热,经常通宵达旦地阅读、写作。当然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我遭遇到了很多次退稿,每每我因之而消沉、颓唐之际,我曾经看过的那些书籍中的主人公,那些充满着人生智慧的文字就会来安慰我,鼓励我。提醒我即使被命运抛至谷底,也绝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纵然人生充满了痛苦与遗憾,亦要从中寻找飞越、超脱的力量。

  正是缘于喜欢阅读的天性,我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我从中体味着幸福和满足,也吸取着奋进拼搏的力量,一路走来,是书籍陪我战胜了挫折,打败了消沉,赶走了颓丧,度过了艰难、困顿的岁月。

  辛勤的耕耘总会有美好的收获。不懈的努力,让我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稿件100多万字,又出了两本书,还加入了省作家协会,我一点点地接近了年少时的梦想。

  流年辗转几度,我已渐入中年,所阅读的书籍也慢慢在改变风格。《菜根谭》《道德经》《太上感应篇》等书籍,也开始摆上了我的案头。一颗原本因世事动荡而浮躁不宁的心,因了这些古圣先贤的智慧,开始变得平和、达观。身虽在软红万丈中行走,心也能自取一帘清幽,怡然自得。

  漫漫人生长路,有袅袅书香萦绕,极目天地,优雅前行,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