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反腐展览”变了味儿

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围绕着各级的反腐工作,“反腐展览”这个展览行业下的极细分支悄然兴起,业务内容也从筹备展览扩展到了建设反腐和预防职务犯罪基地领域。媒体报道,“反腐展览”这个发源于10年前的行业,业务量在“十八大”之后显著增加,行业竞争也开始变得激烈。在反腐越来越强调教育预防的大背景下,打造“触动人心”的反腐教育基地正成为全国各省、市、县纪委、检察院等单位的需要。

在反腐败斗争中,警示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应反腐教育之需,“反腐展览”风生水起,让警示教育有了更多的切身感。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腐展览”,有助于增进领导干部对腐败的戒惧、对法律的尊崇、对权力的敬畏,如此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反腐倡廉的意识更加潜入人心、净化灵魂。

但我们也需要警惕,一些社会机构把“反腐展览”当做一块儿“唐僧肉”,以“反腐展览”的名义大发其财,这就会让“反腐展览”变了味,甚至滋生新的腐败。

“反腐展览”当然可以对官员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从更大的视野和治本的角度看,还是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强化党纪国法的震慑和惩治作用,同时“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这样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一切贪腐行为无所遁形。至于“反腐展览”,还是作为一种辅料比较好,炒得过热,就必然要变味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