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以“四级”服务平台为突破口 推进“五大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
本报讯(记者冯雷 □王鹏超) 西安市司法局以司法行政体制改革为引领,以建设“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突破,不断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法律顾问体系、法律服务组织机构体系、法律服务信息化体系和法律服务工作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推动西安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日前,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专门到西安市莲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了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西安市司法局把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推进法治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以坚持“法律服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的功能定位为前提,积极推进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市13个区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经全部建成,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成17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成2199个,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7%和60%,运行以来办理各类法律事务70000余件次。
以推动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成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和指挥协调平台为目标,西安市司法局着力推动不同平台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大众提供不同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
法律顾问体系“全覆盖”,政府依法决策“火”起来。随着全面推行“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西安市司法局便主动承担起指导和管理全市法律顾问的职责,坚持主动服务领导干部依法履职、主动服务各级党委政府依法行政、主动服务全市五项重点工程、主动服务全市重点工作、主动服务基层人民群众,以“五个主动服务”,不断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努力促进法律顾问制度体系建设全覆盖。目前已为各级政府机关、单位配备法律顾问550家,覆盖率达到了87.5%,企事业单位配备法律顾问16600余家,覆盖率达到了78.4%,新近又重点组织52名律师成立了市委各部门法律顾问团。2014年为重点项目提供法律服务2867件次。
组织机构体系“立体化”“五圈”疏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贴心服务,传播法治精神,全市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内涵的不断丰富,让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便捷法律服务的期盼成为现实。
——以司法所为基础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圈”。按照“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的要求,全市以司法所为基础,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为龙头,多类型调解工作室和调解小组为延伸,行业性专业性为补充的人民调解组织“四级”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市有人民调解委员会4059个,其中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07个。全市有人民调解员15793人,其中村(社区)人民调解员14109人,2013年以来,年均调解纠纷案件3.4万件以上。
——以法援中心为基础打造“法律援助圈”。 在加强市、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建设的同时,一方面推进法律援助网络化建设,将援助的触角深入到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基层社区和村组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困难群众,目前已在工、青、妇、残等部门设立联络部(站)141个,在镇街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78个,在村(社区)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站(点)1292个,在法院、检察院、看守所设立“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站”21个;另一方面加强城市间法律援助协作,我市法律援助中心已与16个城市签订了法律援助协作协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四级便民网络和“城内半小时、城外一小时”的法律援助服务圈已经形成。
——以“新航驿站”为基础打造“帮教服务圈”。以提高帮扶质量为重点,狠抓帮扶网络体系建设,将特殊人群管理纳入公共法律服务范畴,目前全市已建成13个社区矫正管理教育帮扶中心,19个“新航中途之家”,39个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年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各类法律服务活动5000余人次,为刑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12348”为基础打造“公共服务圈”。着眼于扩展“12348”的社会服务功能,制定了将“12348”法律援助热线升级改造为“12348”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方案,计划将“12348”热线电话与全市217个律师事务所、14个公证处和法律援助中心、11个司法鉴定所、132个基层法律服务所、与110、120等37条社会服务专线建立衔接机制,及时互通信息,解答、分流相关法律问题,实行联动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以法律志愿者为基础打造“社会服务圈”。为积极发展各级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西安市司法局立足目前我市各类法律志愿者队伍12000余人的实际,制定了法律志愿者培训工作标准,健全了法律志愿服务培训工作制度,定期向法律志愿者传授法律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志愿者专业化服务能力。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的“立体式”法律服务机构体系建设,既为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又让法治意识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
信息化体系贯通三级网络?,建起便民服务“直通车”。着眼时代发展需要和信息技术日益便捷高效的特点,西安市司法局以提升新媒体运用为切入点,以在线快捷提供服务为重要契机,促使互联网技术在司法行政各领域中的应用全面加强,涵盖司法行政各职能的公共法律服务电子网络平台建设全面完善。
全市先后建立13个专门普法网站,开通法治宣传教育微博、微信“双微平台”,建立了136人的“以案释法专家库”和“以案释法视频库”各一个;在未央区率先推出全国首个司法吉祥物“未央君”、在碑林区率先设立“法治在线微博访谈”……各种将普法和群众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新形式,极大充实和提升了我市法治宣传数字网络的教育效果。
2013年以来,西安市司法局持续丰富在线服务网络渠道,已建成并成功运行西安普法网、西安法律援助网、西安公证网、西安律师网等多个法律服务专门平台,推动市局、区县局、基层司法所“三级资源共享网络”实现全部贯通,极大满足了群众的各项法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