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控烟办受理违法吸烟4500余件

  本报讯(记者汤瑜) 《北京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个多月以来,北京12320共受理违法吸烟举报电话3305件,通过“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平台投诉的有1254件。714日,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办公室主任刘辉就北京控烟情况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有400多万吸烟者,130万—170万的社会组织及单位,而全市有卫生执法证的人员才1100多人,而且还承担其他卫生监督任务,监督力量明显不足。

  截至目前,北京市控烟办已接到2700多件投诉电话,投诉单位排在第一的为写字楼、办公楼,其次是餐厅、商场和超市。“按照北京市政府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规定,接到投诉,执法人员要在715天内处理并给投诉人回复。目前平均每天100多个投诉电话,执法力量根本不够。”刘辉说。

  在她看来,控烟工作要坚持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管理与自律相结合,实行政府管理、单位负责、社会监督的原则,控烟需要各方合力。下一步要招募控烟志愿者。

  目前,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共出动15812人次进行监督检查,以党政机关、医疗机构、学校、宾馆、餐厅、娱乐场所6类单位为重点,共监督检查8877户次。发现不合格单位2049户次,占检查的23.1%,责令整改2014户次,一周后对责令整改的单位进行复查,有40家单位因整改不到位被处罚,罚款金额89000元,处罚违法吸烟个人90人,罚款4800元。执法人员劝阻违法吸烟771人次。

  由于北京的社会机构类型多样、复杂,一些单位成为控烟执法盲区。刘辉提到,由于主体责任不明确,一些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楼道成为控烟的盲点,这也是接到投诉最多的地方。比如一个写字楼有10层,这里有20家单位,谁来负责?

  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控烟难度较大,外来人群不了解《北京控烟条例》,违规吸烟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市控烟办已经向市政府请示,制作提醒短信,提醒入京人员遵守北京控烟法规。

  刘辉强调,本市还将加强戒烟服务,开辟戒烟服务绿色通道,目前72家医疗单位开设戒烟门诊已经完成人员培训,戒烟热线也在逐渐完善中。万人戒烟大赛也正在筹备当中。届时,将动员企业组织员工集体报名参加戒烟行动,再动员生产戒烟产品的企业给出半价优惠,让更多人加入到主动戒烟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