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聚焦婚姻家庭法实施状况
本报讯(记者王涵) 近日,由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马忆南主持的“婚姻家庭法实施状况评估和对策建议”课题举行开题会。“婚姻家庭法实施状况评估和对策建议”课题旨在发掘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为制定民法典、完善婚姻家庭法律政策提供依据,对于指导司法与实践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司法实践对于婚姻家庭纠纷的有效处理,特别有利于解决婚姻家庭法的法律适用问题,促进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的构建。2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在法律实务中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官、律师参加开题会。
本次会议中,与会专家就课题意义、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任务分配、人员和时间安排等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李存捧指出了本次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夏吟兰强调了本课题的重要意义,本课题在制定民法典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构建科学严谨、合乎当代中国国情、民情的民法典具有紧迫的积极意义。作为未来民法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家庭法在民法中的地位,不仅事关婚姻家庭法自身,而且与民法典的立法息息相关。她强调,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婚姻法的修改,要通过对婚姻家庭法实施状况的评估来探索如何修改婚姻法这一关键问题,我们要以此课题为基础提出立法的专家建议稿。而本次开题会就是这一重大任务的前奏,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后半程,课题组成员在马忆南主持下对课题内容、研究方法、人员安排和时间安排进行了研讨。
为集中力量及时完成课题任务,课题组将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锁定于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实施状况,并根据近年来婚姻家庭法实施活动的热点和难点,选择结婚法、夫妻关系法、离婚法、亲子法四项内容集中开展研究。各位学者在会议讨论中达成共识,将在调查中关注法律实施的规律,分析法律实施中的推力、基础、依据和理由,关注法律实施的具体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对家庭婚姻法实施的影响。
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要求在城乡选取不同地点的法院、婚姻登记机关和妇联,调查了解《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在当地的执行情况,实证地验证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文献研究方法要求梳理2001年《婚姻法》修订实施以来婚姻家庭法案例资料和文献,评估婚姻家庭法的实施状况。马忆南教授向大家强调,提出的研究模式主要供大家参考,一定程度上灵活处理,重要的是要求各团队研究报告要有数据、有分析、有政策建议。
最后,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李明舜做会议总结。李明舜指出,本课题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民法典的制定做铺垫。他认为,实践调研具有重要意义,相比抽样调查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全面的调研。此外,他提醒各位课题组成员在研究分析中要在提出立法建议时包含成本效益的分析,关注立法建议的可行性以及制度性建议的论证。
本次开题会明确了“婚姻家庭法实施状况评估和对策建议”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进一步确认了本次课题研究作为《婚姻法》乃至民法典立法铺垫的重要意义,调动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积极性,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