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乐
说起读书之好,是我从事20多年的文秘工作养成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读书有感》,虽寥寥数语,却道破了读书的底蕴和美妙,说出了阅读中那份难以言表的收获和快乐。
我乃凡夫俗子,读书的嗜好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铁棒磨针。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我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凭着自己在中学时的一点底子,试着给地方报纸投了几篇小稿,不久就被报社登出了“豆腐块”“火柴盒”,这在一个区级小单位便被称为“秀才”。后来,我被调到行政办公室任文字秘书。出于对本职岗位的热爱,需要经常“充电”,文字工作又需要紧跟时代节拍,不断提高写作能力,锤炼语言,所以读书看报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为了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字水平,我先后自学了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学系。起初,每天读书、看报,写材料搬文弄墨的差事搞得我焦头烂额。为了写出好文章,虽然不是 “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境界,但常常没有一点心静和休闲的时候,不是考虑文章的结构,就是推敲语言的措辞,写完一篇又一篇,没完没了,永无止境,真使我体会到“爬格子苦”。
我从“不愿读”到“不离手”,从苦读书到“闻墨香”。乐此不疲,乐有三得。
一是获得知识之乐。我是一位多年的文秘和宣传工作者,为了获得知识,我养成了抄书和剪报的习惯。由于日积月累,资料多了,把它们分类装订成册,变成了我的“资料库”,有时随便翻翻,犹如故友重逢,感到格外亲切。20多年来,通过抄、摘、剪、整而成的资料卡中有10多余册,约30余万字。这些资料因为是多次阅读、剪抄、整理出来的,所以大多已经烂熟于心,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是开卷有益,读书有得。
二是获得健康之乐。读书可以怡情益智,净化心灵,去恼驱烦。书犹药也,可以医愚治病,读一本好书,胜于请一位良医。在书中觅寻精神快慰,洗去生活带来的繁重与无奈,洗去心灵的尘埃,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是获得写作之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妙语,道出了读书与写作关系密切的真谛。近十几年,我先后在媒体上发表宣传稿件2000余篇(件),每当看到我的文章变成墨香的印刷体时,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为此,我于2001年1月撰著了《鸿雁之歌》一书,先后被《中国邮政报》《农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被《中国邮政》杂志社评为全国十佳通讯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笔友和我探讨写作的奥秘时,我想正是在孜孜以求的读书中,潜移默化地丰富了自己的头脑。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决心以“多读书胸中自富,勤写作笔下生花”作为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