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买小产权房,有哪些法律风险?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的,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的,所以又叫“乡产权房”。
首先,小产权房不能向非本集体成员的第三人转让或出售,其流通受限,故而很难变现,投资价值不高。
其次,购买小产权房的合同无效,购房人只能要求退还相关款项的本金及利息,而且如果购房人明知所购房屋是小产权房仍然购买的,则属于存在过错,那么其要求赔偿损失的请求就很难得到法院支持。
再次,购房后如果被征收,得到的补偿很少。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及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因购房人并非合法的产权人,所以其最多作为实际使用人得到补偿。事实上,证明自己为实际使用人需要合法有效的证据,而且实际使用人所得到的拆迁补偿数额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