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照“自学直考”莫忘安全风险防范

  今年内,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自主预约考试、异地考试将展开改革试点,这是记者从15日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办主任座谈会上获悉的。据记者了解,这些试点工作有可能在7月份全面铺开。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驾驶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范立表示,这些措施不但便民,如果做得好,还能提高驾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考试的廉洁度。(416日《京华时报》)

  民众期盼已久的驾照“自学直考”,或将随着始于下半年的试点铺开而靴子落地。这不仅因应了去年公安部“推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的承诺,满足广大民众学车、驾车的生活需求,更会对驾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和驾考的公开透明及反腐保廉产生积极的倒逼效应。许多网民直呼“最大利好”甚至“喜极而泣”,便是人们欢欣鼓舞的心声表达。

  据资料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1.5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突破3亿大关,位居世界第一,总量占到中国总人口的22%;其中持有小型汽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就有1.8亿,是10年前的近20倍。而这些数据的背后,更站着庞大的待考大军,3月底一则“深圳超10万人抢约驾考,自主预约系统瞬间瘫痪”的新闻,或可佐证国人难以遏制“学车热”狂潮。推出驾照“自学直考”,无疑顺应了中国已迈入汽车大国的现实国情,有益于民众对学车时间和习练方式的自由选择与自主把控。

  在“驾考合一”的现行体制下,人们不得不云集于地位垄断且鱼龙混杂的各类驾培机构。学费高、报名难、内幕多、腐败严重等乱象丛生,成为人们多有诟病和不堪困扰的体制弊端。旨在驾考分离的“自学直考”,打破了“华山一条道”的驾培垄断,能者为师、因人施教的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不仅有效化解了工学矛盾,也让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等驾培黑幕失去了市场需求的腐败土壤。

  考取驾照不同于学历“文凭”,其考察要点在于实践性的驾驶本领。唯有勤学多练方能驾轻就熟。也正是基于这种技术性培训的教育特点,我国的《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而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也将申请条件仅限于年龄与身体的两项要求。由此解读,推出驾照“自学直考”,当属遵循教育规律、践行法律精神的法治进步体现。

  欣喜之余,人们或不免会对这种大众化、社会化的驾培产生安全风险的忧虑。这就需要在开展驾照“自学直考”试点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包括“教练员”资质、“教练车”规范及“指定路线、时间”等驾培要件的明确界定,尤其要对无照上路练车的合法性、学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认定、责任追究及保险赔付等“新情况”给予制度化预警,只有将宽进严出的“自学直考”置于科学与法治的管控之下,才能真正使驾考改革的善政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