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平凡点赞

——记辽宁省鞍山市法学会干部孔立菊

 

风雨无阻,十年如一日。

辽宁省鞍山市法学会干部孔立菊身患皮肤癌,仍然坚守岗位不离不弃,正是由于这样的精神,使得全国法学会系统掀起了向孔立菊同志学习的活动。

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亲自批示:“孔立菊同志的事迹确实是平凡而不平淡,是感人至深的一个好典型。”

而这样的表彰,并没有让孔立菊的生活工作有些许的变化,她还是如以前那样认真与执著。

2013年,《民主与法制时报》曾对孔立菊做过专门报道。

时隔两年,记者再次见到孔立菊,除了病魔的折磨在其身上的痕迹更为加深了,其他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她对于工作、对于家庭还是那么的认真与负责。

  

一如既往 坚守岗位

再次见到孔立菊时,她仍然像以前一样,坐在电脑前整理材料。

记者发现,孔立菊的手已经不能正常伸直了,一直保持着弯曲状。

当询问为何如此时,孔立菊微微一笑:“这就是我自带的痒痒挠。”

原来,多年病痛的折磨,已经使得孔立菊不得不经常用手挠身体上的脓肿来止痒,而长期的止痒动作使得她的手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动作行为,不能完全恢复了。

可是,孔立菊面对这样的惨痛折磨,回答出的那份平静而淡然的语气,还是令人十分震惊的。

在孔立菊的家中,记者发现了不下5把痒痒挠,每把痒痒挠的头都是平的,这对正常人家来说是十分罕见的,而孔立菊的爱人齐东远告诉记者:“我们家什么都可以缺,这东西现在还真缺不了。”

在学习孔立菊先进事迹座谈会上,鞍山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广志展示了孔立菊身上脓疮的照片,每个有如硬币般大小,遍及全身。

在场的参会人员无一不感到震惊,有几位女同志甚至不忍睹视。

张广志说:“起初,我也不太了解,为什么孔立菊即使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也穿长袖,后来知道这样的病情后,我更加吃惊,身患了这样的病,为什么还能坚持工作?”

“大家见过许多单位都有病退的情况,有不少的真实情况不如孔立菊严重。虽说他们病退也是有道理的,可是孔立菊这样即使单位要求她休息都不休息的人,我相信现在还是少数的,值得我们学习并赞扬。”张广志说。

面对大家如此的表示,孔立菊显得十分淡然:“我从小就养成习惯了,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完成。鞍山法学会人员少,如果我不能完成好我自己的工作,就得有人分担我的事,这样会拖累大家的。至于大家所谈的坚守,我倒没有想过,我只是想简简单单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仅此而已。”

  

生活的艰辛

  

谈到对家人的关心与照顾,在孔立菊的心中还是有所亏欠的。

“这么多年来,由于我身体的原因,其实并没有给家人太多的关心与陪伴,反而成为家庭的负累。”孔立菊说。

孔立菊的家,至今还居住在一个20多年的低矮楼房里,房屋是一个面积只有50平方米左右的一室一厅。

孔立菊的女儿齐海悦一直居住在客厅隔出来的一个房间里,依靠一个推拉门与客厅隔开,房间显得十分拥挤。

目前,齐海悦已经上大三了,面对母亲的工作表现,她显得十分敬佩,她说:“我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所坚持的事情总是能做得十分完美。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我希望能为她分忧,让她好好地为自己的工作努力。”

“有人说我们家条件困难,生活不好,其实我并不这样认为,家里虽小,但是我们家很温馨,爸爸妈妈很相爱,我妈又工作得那么出色,我因为她而骄傲,我爱这个家。”齐海悦说。

孔立菊家中的墙上,至今还挂着她年轻时候的照片,照片中那个20多岁的妙龄少女,皮肤细白、晶莹剔透,与如今孔立菊黝黑、黯淡无光的脸色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时时向周围的人诉说着这些年她所承受的痛苦与不幸。

对此,齐东远深有体会。据他回忆,当年,孔立菊得知自己身患皮肤癌之后,并没有向单位汇报情况,而是继续工作。

“我们家条件困难,并不具备长期去医院治疗的条件,她就一边自己查阅资料,一边自己熬药、配药甚至自己给自己注射药物。由于我的工作关系,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至今还是感觉有些愧疚。”齐东远如今回忆起这些往事,还是显得有些激动。

“这种病,根本没法根治,后来,我记得她经常说自己没劲。有一天,她半夜说身上痒,让我帮她挠挠,我掀开她衣服时候,真哭出来了,她后背上密密麻麻全是脓包和硬的肿块,一抓就会渗出血水。这种折磨不是你们亲眼所见,是想象不到的,这夜难眠对她来说是常态。”齐东远说。

后来,孔立菊为了睡眠,每天晚上都需要服用4片扑尔敏(一种安眠药)来维持睡眠,而这种安眠药正常人所应用的计量仅仅是一片。

就是这样的情况,在鞍山市法学会领导发现孔的病情前,都是一无所知,她每天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文件的打印收发、档案管理、会员发展、论文征集、会刊的编校、网站维护、公务接待无所不包,到处都能见到她的身影。

面对着鞍山市“优秀共产党员”、鞍山市“优秀公务员”、辽宁省“优秀法学、法律工作者”、全国法学会系统“网站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孔立菊显得还是那么的淡然:“我其实没啥本事,就是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

而齐东远却对此泪流满面,他说:“如果能用这些荣誉换她的健康就好了。”

未来依然选择坚守

  

谈到未来,孔立菊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愿望,她说:“我只希望我的工作能够做得好一些,为家人、为同事做的多一些。”

“前些日子,党中央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我在电视里、单位的学习材料中也都看了,我还是挺高兴的,我认为这与我的工作是有联系的。”孔立菊谈到自己的工作,还是显得有些兴奋。

“我能感觉得到,我的工作是与许多国家大事息息相关的。我希望,在我的工作时间里,能够在我们的网站上多发一篇稿件、多向一名市民做法治宣传、多给一个未成年人讲法治故事,那应该也算贡献吧。”孔立菊说。

如今,鞍山法学会的网站上挂着孔立菊一字一句写出来或编发的稿件,初步统计有10万多条,包括立法、司法、执法、法治教育、法学研究、法治宣传等内容。

这些成绩很难用成就多大来概括孔立菊的工作,不过并不能阻挡孔立菊自己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如今,在我们这个倡导全面信仰法治的年代,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做人、做事和生活都需要有规矩,社会也同样需要有规矩地运行。”孔立菊指着电脑前的键盘说,“我的法治信仰或许就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我希望通过它能让更多人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