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志:百姓消防安全守卫者
守护着一份热爱的职业,更捍卫着辖区百姓的平安幸福。作为一名消防员,杨善志觉得过去的这20年,他不虚此行。
当消防兵20年,在防火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杨善志说他与消防员的工作有缘,因为他清楚记得,当第一次握住消防水带时,他的心理感受就是似曾相识。
19岁入伍当兵、上军校、灭火、防火,从普通的消防兵再到领导岗位,杨善志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我认为我能选择消防员这个职业,非常幸运,也非常自豪。”现在,39岁的杨善志是副团职中校,任北京市昌平区公安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已近两年。
可以说,2014年一年,在防火岗位上,杨善志几乎马不停蹄,超常规运作,超负荷工作。尤其是APEC会议消防安全保卫,“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几乎成为他的工作常态。白天他深入一线督导检查,晚上组织开展“零点夜查”行动,每天干满“三个单元”。
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消防违法行为,杨善志和他的行政执法队伍采取直接处理与督办属地处理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全面形成高压整治态势。
“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就是为了将消防隐患降到最低。罚多少钱不重要,关键是查过一个单位,发现真改了,我就很高兴,心里很舒坦,因为这无形中等于帮助老百姓办了件实事。”
群防群治创新思路
北京市昌平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消防安全基础薄弱,存在“六多”现象:流动人口多、地下空间多、出租房屋多、小型加工生产企业多、建筑工地多、违章隐患建筑多,种种给昌平区消防监督工作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压力。
现在支队防火监督处共有37人,每天都有几十名执法人员到一些重点地段和企业进行消防检查。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昌平区辖区范围大,每天检查开车在路上的时间加起来要四五个小时。而需要说明的是,防火监督处的日常工作是对辖区内400多家重点单位的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火检查,而这又仅仅是防火监督处的日常工作。
显然如果单纯依靠防火处的执法人员,来应对如此之多的重点单位检查,有些心有余力不足。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强大的工作压力,杨善志开动脑筋想办法,他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全面推行了镇街消防工作每月例会制度。
在先期调查后,杨善志每个月都要组织一次属地镇政府、安监局、消防监督员、公安派出所、村(居)委会、专职消防队、网格管理员等多部门通报区域火灾和隐患情况,分析研判火灾形势,研究部署重点工作。
同时,他主动协同当地政府以及公安分局制定出台了区属多部门、分局多警种联合大执法行动方案,实行每周一次,由一个部门牵头,对火灾多发地段、火灾多发行业有针对性地重点排查整治,及时消除了重点区域火灾隐患,做到监督检查到位、隐患整改到位、行政处罚到位、安全措施到位。
事实证明,此举使消防警力薄弱、任务重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而因为执行能力强,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昌平区公安消防支队收获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认可和支持。
铁腕整治消防隐患
针对支队防火监督处警力薄弱的实际,杨善志的思路是:重视派出所消防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
他积极与区公安分局沟通,制定了《昌平分局执法办理消防行政拘留案件收案标准》和《关于在昌平分局范围内开展“14+1”消防行政拘留“沙盘演练”工作方案》,将拘留作为日常惩处消防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
APEC会议期间,杨善志组织派出所、属地政府对昌平区APEC会议7公里路线沿线进行4遍以上的摸排检查。一方面制定出台了APEC会议消防安全保卫社会面火灾防控方案、灭火救援工作方案、勤务工作方案等系列配套保卫方案、机制,另一方面组织直属派出所对重点地区进行高压执法打击,APEC会议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启动以来,实行“队所捆绑”执法机制,共拘留各类消防违法嫌疑人36人,确保了昌平区火灾形势的稳定。
针对外来人口倒挂严重的北四村,杨善志的态度相当坚决:“该查的查!该停的停!该拘留的拘留!”
在他的铁腕整治策略下,目前昌平区消防支队已经对北四村存在消防隐患单位罚款40余起近20万元,查封5处,对这些场所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拘留近10人。
“火灾的发生总是触目惊心。罚款、拘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希望通过整治,全面减少有影响或小火亡人事故发生,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杨善志坦言。
自担任防火监督处处长以来,杨善志共组织检查社会单位837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446处,查封9家、罚款98.2万元。辖区内社会面消防安全违法违章行为明显减少,达到了强力执法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宣传培训建言献策
在杨善志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不少由昌平公安消防支队印制的防火手册、折页。这其中包括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流动人员消防安全“早知道”、出租房屋防火安全常识、全民防火知识手册、青少年消防安全自我保护常识等等。而这些宣传单页和手册已广泛散布在辖区村民和流动人口手中。
杨善志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支队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都还会到当地村委会,进行消防培训,教给他们消防知识。同时在主要路口悬挂横幅,告知村民:不要乱建房屋;告诉租房人员,这里危险,不适宜居住。此外将防火事实、发生火灾的照片做成卡片或者折页,发放给村民,并设置意见箱,听取老百姓好的消防安全意见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大社会化消防宣传工作,杨善志还先后研究制定了全年社会化消防宣传方案和奖惩机制,协调区宣传部、电视台、周刊开设了消防专题节目和专刊,在全区18块户外电子屏上每天滚动显示消防安全警言警句;组织策划开展了全区深入宣贯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层层组织开展了“消防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进万家”知识竞赛活动;专场开展了“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和消防产品宣传活动。APEC会议以来,已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活动11场次,先后6次做客电视、广播媒体开展消防宣传,20次深入镇街道、公安派出所开展业务交流、指导,10余次走上讲台亲自授课培训,使消防宣传工作进千家、入万户,逐步提升辖区人口消防安全意识,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2013年11月的一天,在外来人口聚集的北四村曾发生一起火灾,令杨善志至今记忆犹新。当天在去往火灾现场的路上,因五六辆私家车乱停占据了消防通道,致使消防车无法通过,“当时不得不敲碎了这些车的玻璃,将车推走。消防车才得以进入。”
经历了这件事后,杨善志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专门建立一个停车场所,解决非法占据消防通道的问题?
为此,他提建议给当地政府和村里,可以考虑将村里马路上乱停的车清理出来,腾出一块空地建车库。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里的支持,目前这一车库正在建设中。现在,在北四村的主要路口,消防车进出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
内强素质身先士卒
在APEC会议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中,由于监督执法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重,昌平区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全体同志都发扬了连续作战、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坚守在防火监督执法的一线,确保了全区火灾形势的持续平稳。
而在宣传科胡永刚眼里,那段时间,杨善志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
为了引领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的运行模式,平日里,每份法律文书、档案资料杨善志都要亲自审核把关,逐个对每个执法案卷、消防档案进行审核,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一段时间下来后,由于过度劳累再加上去年腰部手术原因,腰部疼痛加剧,领导和同事们劝他休息一下。杨善志口头答应得好,但仍坚持与同事们并肩战斗,对存在难度大的工作任务,他更是主动请缨、披挂上阵,于是执法现场同事们总能看到他略显疲倦的身影。
昌平公安消防支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执法队伍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为了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在杨善志的提议下,支队每周都要召开一次防火监督处消防执法工作例会,大家听取监督员工作汇报,共同研究解决消防监督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重点工作的落实。
针对执法队伍年轻化的现状,杨善志还亲自选材,制作多媒体课件。由他主讲,从消防监督执法的最基础入手,每周一讲,逐步进行消防监督执法、火灾调查、消防宣传等方面专项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
对于消防工作,杨善志充满了热爱之情,他说:“人的一生真正工作的时间只有几十年,能选择一份我热爱和有价值的职业,并能发挥我的专长,这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和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