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 务实创新 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林国平(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会长)

    上海市法学会自201311月换届以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在推动法学研究、进行法治宣传、开展法律服务、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年来,上海市法学会坚持“团结、引领、服务”的工作方针,主动融入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规划部署,在推动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建设中彰显了作为。

    一是组织专家成功申报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称“市哲社办”)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上海民主法制建设研究系列”课题。

    二是积极承接重大咨询研究课题。

    三是举办专题研讨活动。先后召开了“法治与社会转型”研讨会;举办了“2014上海企业法治论坛”;举行了5次“创新社会治理系列专题研讨会”,为破解改革中有关政策和法律瓶颈问题提出许多针对性的建议。

    此外,围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上海市法学会也开展了系列应用性研究。

    多次组织专家多次召开立法论证会、研讨会,多条建议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吸纳。

    研究会内专家中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哲社办系列研究课题、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等。

    另外,围绕自贸区法治保障主题,上海市法学会先后举办了第十四届“沪台经贸法律理论与实务研讨会”“2014上海航运法治论坛”、第十一届“长三角法学论坛”、首届“上海自贸区法治论坛”“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法治建设一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等,为自贸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建言献策。

    根据上海市委政法委领导要求,上海市完成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的法治保障研究》课题。并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安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借鉴和对策研究》等列入学会年度十大应用法学研究课题给予资助。

    在实务领域研究方面,上海市法学会围绕法治中国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今年开展了一系列的实务研究。

    一是支持开展司法改革课题研究。批准《上海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专题研究》《审判权运行机制研究》等作为应用性课题立项研究。同时,将《关于深化审执分离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列为重点课题,组织开展攻关研究。

    二是努力当好上海司法改革试点工作的“智囊团”。按照市委政法委要求,配合召开了上海法官、检察官公开遴选工作座谈会;制作上报了《上海市法官、检察官公开遴选委员会专家库名册》。

    上海市法学会还高度重视法治宣传工作,构建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法治宣传工作新格局。

    新推出《上海法学专报》,直接报送市委、市府和相关政法部门领导,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新、最前沿的理论观点和数据信息。现已围绕司法改革、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反腐败、拆除违法建筑等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编发9期。

    此外,与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在“上海法治声音”微信平台上开设“法学会之声”专栏。

    20146月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已编发各类法治报道70余条,其中包括视频报道30余条。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来沪期间,专门接受了记者的视频专访——“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需法治护航”,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又及时推出“依法治国专家谈”系列访谈节目,节目播出后,点击率和转发率都创同类节目新高。

    我会原有短信平台主要用于发布会议和活动通知,今年7月起与中国联通公司合作,进行改版升级,面向上海法学、法律界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会员发送学会重要信息和活动简讯。最近,又与全国31个省级法学会、15个副省级城市法学会实现了短信的互联互通。

    年内,已发送各类信息近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