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南山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小康社会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圳市南山区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继承优良传统,积极改革创新,着力把握规律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南山建设,努力建设领域更广、人民群众更满意、实效性更强的平安南山。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平安、幸福”。南山区始终把“平安南山”建设作为一项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把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摆在突出位置,引领区各界以最大限度汇集起辖区各单位在“法治南山”“平安南山”建设中的工作合力,做到部署到位、推进有力、务求实效,努力把南山打造建设成平安宜居宜业的国际化海滨城区。这是南山区委、区政府为南山未来发展的定位,也是南山为在10年内(《创建平安深圳行动计划(2012-2022年)》)将南山建成深圳最安全地区的规划纲要描绘的美好蓝图。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使南山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排头兵、社会和谐稳定的示范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法治区。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近年来,南山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障辖区治安环境、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直是区委、区政府工作的重心。

南山区着力于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模式,深化“一核多元”管理,夯实社区基础建设。“一核多元”(1+3+N)社区治理模式,“1”,是社区综合党组织;“3”,是指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N”,是指社会组织和驻辖区企事业单位,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与相互关系,实现多元共同治理。2014年是南山区“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的重点推进年,通过 “一核多元”社区党建新机制的搭建,南山区平安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联系和凝聚了社区各领域的党员力量。同时,也将社区党组织打造成了凝聚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畅通民情民意的前端。以招商街道为例,现辖区内有1400多名党员、公职人员到社区登记,316名担任楼栋长,183名担任业委会委员。他们深入社区,收集民情民意,主动化解矛盾纠纷,成为社区维稳的第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南山区扎实推进技防建设,推动平安视频监控再上新台阶。今年6月,南山公安分局以桃源派出所平山社区为试点,坚持“科技围村”为主导理念,拓展“邻里守望”概念,打造“三个视频守望圈”(即“楼栋自我守望”“视频移动守望”“远程实时守望”)。目前整个社区已安装视频门禁210套(栋),完成总安装数量的60%,加装了20个移动视频探头,在平山公园、新岸线动漫城安装32套实时监控视频,使社区防控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

深入推进“平安细胞”创建。以点带面,全面开展细胞创建工作,南山区制定创建工作年度计划和实施细则,持续开展平安社区创建工作;发挥平安细胞创建示范点作用,实现重点区域、行业平安细胞创建全覆盖,形成“积小安为大安、基层平安保全区平安”的良好格局。此外,南山区广泛开展平安宣传,营造和谐平安氛围,提高创建“平安南山”群众知晓率。将世界之窗和欢乐谷景区列为“平安景区”创建项目,力争成为全省“平安景区”标兵。

同时,南山区还以“宜居出租屋”建设为抓手,全面开展城中村平安社区创建,打造宜居宜业国际化海滨城区及加强对现有人口管理与服务。围绕“消防好、治安好、环境好、管理好、诚信好”的“五好”工作目标,量化21项标准,将出租屋管理工作与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人口计生、环境整治、租赁业务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共同构筑宜居宜业的平安南山。 

凝心聚力,改革创新

举改革创新大旗,树国际城市标杆,以改革创新精神为统领,不断适应形势新发展、顺应人民新期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法治南山”“平安南山”建设。对此,南山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法工作等会议精神,加快步伐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转变工作职能和方式,创新社会服务载体,创建“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强化服务职能。通过对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创新,率先创建全市首个街道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实现了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维稳”向“服务”的转变,实现了从“综而不合”到“合而有力”的转变,实现了从“信访”到“信法”的转变,全力打造成为民办事的服务平台、矛盾纠纷的化解平台、民意表达的诉求平台。

  创建南山调解模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以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创新机制,建成了区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医患纠纷、重大劳资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和重大维稳等4大调解中心组织及33个驻点矛盾调解组织,在全市率先构建了区一级“1+4+33”三级互联互通的大调解格局。尤其是全市首创的医患调解中心,率先将全区所有医疗机构纳入调解工作网络,运用人民调解“第三方”力量作为调解机制居中调停。同时,通过建立公安、法院、检察院治安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机结合与区各级调解组织相互衔接的新机制,实现了人民调解工作一体化。

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力促社会治安好转。南山区在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方面,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逐步建立“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全民共建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前,南山区组建群防群治队伍总人数为48767人,市里下达组建总任务为42000人,完成总任务116%,人员信息录入率达100%。今年来,群防群治队伍共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30人,协助破案580宗,努力实现社会治安“两个下降”“两个有效遏制”“四个不发生”等工作目标,提升居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感。

此外,在深化群防群治机制方面,充分调动企业资源,打造企业警务联盟,“迈瑞警务室”开创了以企业名称为警务室命名的先河,构建了情报服务、微信服务、企业服务、户政服务、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科技防控平台;制定颁发《南山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奖励实施意见》,每年设立8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调动社会力量群防群治积极性。

创建平安南山指数,形成合力工作格局。20141月,南山区创建并推出“平安南山指数”,该指数以28项客观数据实时全面地反映全区及8个街道平安建设工作的现状和趋势,为区委、区政府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最终实现“指挥棒”功能。“平安南山指数”客观地反映了各街道的社会治理现状,对增强街道党政主要领导重视和指导街道及时有效地找准工作短板、实现动态整改起到了很强的现实作用。

平安南山建设,成效斐然。截至10月底,全区主要刑事警情8864宗,同比下降6.4%;八类案件警情数79宗,同比下降45.5%;两抢警情数66宗,同比下降48.0%;两盗警情数933宗,同比下降5.1%;命案发案数6宗,同比下降53.8%

辖区治安良好,环境优美,商业繁荣等特点吸引了5万多名高科技人才、7000多名外国人,甚至吸引了罗湖、福田很多居民来南山居住创业。平安南山的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创建工作中,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平安南山体系,把南山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国际化海滨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