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自治困局

农村基层自治是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创举,提高了基层民众的民主权利,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各方面矛盾比较集中的转型时期,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和谐因素,突出表现在村民自治中遇到的重大困局。如何冲破该困境,成为当前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治理经历了从“强人政治”到村民自治的转变。但现实中,村民自治往往会演变成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一人专政,“能人主导”似乎一直是乡村治理的主旋律。

位于山东聊城的A庄是中国农村治理的一个缩影。1999年,A庄村民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鼓励下,积极抗争,争取民主权利,但15年后,仍没逃脱村主任专政的魔咒。

A庄,宗族斗争、基层政府与村委关系、村级两委关系、村社精英与村民间的矛盾等问题,掣肘了基层民主自治的推进——A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农村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被频繁曝光的农村土地征收、贿选、村干部涉黑等问题,也为基层的民主自治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但与农村最为接近的乡镇政府,乃至县政府,在处理农村问题时,多采取高压式的监管,致使基层自治陷入了一个不能自救的泥潭。

也许,农村基层治理的改革契机并不在庙堂,它需要从社会的机理中渗透出来。

相关报道详见05-08

策划人:张 倩 执行:张 倩 马丽红 李晓健 薛应军 李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