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改革,动真格了

2016年起盐业将取消专营

 

    近日,两起跨区域用盐被罚的案例备受关注。一起发生在河南,信阳市的黄先生因店铺搬迁,从郑州市带了半箱之前没用完的盐,1015日上午,热干面还没卖出去一碗,黄先生被新郑市盐业管理局检查人员认定为“跨区域用盐”,没收部分食盐并处罚款200元。新郑市盐业管理局一位郭姓科长解释说,“对盐进行区域性管理,是为了保障老百姓吃上放心盐。”

    另一起发生在江苏,徐州新沂市一大排档老板老陈用了2斤连云港的食盐,被罚1500元,也因“跨区域用盐”。但老陈拒不接受,于是新沂市盐业管理局向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被罚5050元。 

    近乎荒诞的食盐专营执法引来舆论热议:跨区域用盐真的会影响食盐安全?打破食盐专营意味着能异地购盐、跨区域用盐吗?

    不过,中国盐业协会为上述两起引人哄笑的执法案例讨回了“公道”。1029日,该协会披露,一场食盐体制改革将迈出关键一步,第七套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下一步将提交国务院审议,方案一旦审议通过,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公布。

    中国盐业协会称,按照草案规定,盐业在2015年继续专营,2016年取消专营,改为特许经营;2017年开始,在2016年获得申请食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可以开始新的经营活动。此条利好消息意味着,自2016年起,跨区域用盐不会再被视为违法行为。

    即将卸任中国盐业协会理事长的董志华表示,中国盐业协会从来都没有反对过盐业改革,盐业专营必定会被取消。

    但董志华认为,盐业体制从专营过渡到特许经营,过渡时期太短,盐业主管部门准备并不充分。他个人提出,希望能够再延长一年,即在2016年继续专营,因为许多配套政策和措施没有同步落实。

    有研究机构指出,市场化运作的体制内公司将率先受益盐业改革,地方大型盐业公司也逐步向生产、批发、运输一体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