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候鸟保护大转折
2012年10月,媒体频频曝光湖南发生的一系列捕杀候鸟事件,“千年鸟道”成为候鸟“亡命之路”令人震惊。此事亦成为湘赣两地候鸟保护的大转折。
湖南新邵羊古坳,地处雪峰山余脉的“千年鸟道”,每年候鸟迁徙时必从此经过。
2014年9月12日晚,护鸟志愿者彭建军听到了摩托车上山的声音。
“两台摩托车,每台坐两人,带着灯和杆,杆子有差不多4米长。”凭经验,彭建军判断,他们是一伙捕鸟人。
他立即向当地森林公安报案,同时通知了山下的志愿者准备围堵。“可能是行动时被发现了,捕鸟的一伙人突然提前下山,抓捕行动失败。”彭建军回忆说。
围堵计划失败后,彭建军前往羊古坳鸟类保护站送护鸟宣传海报,单独骑摩托车返回时被人伏击。山路边冲出4人,推倒摩托车,并对他拳脚相加,最后还抢走其摩托车钥匙。目前,当地警方对此事已立案调查,当地林业部门也派出专员处理此事。
此事让湖南省环保社团联合会理事长、湖南省护鸟营负责人何建军感慨不已。
他认为,候鸟保护之路依然任重道远。2012年10月,因为全国媒体集中关注“千年鸟道”大量捕杀候鸟事件,湖南候鸟保护在2012年发生了大转折。随着相关职能部门和民间机构的努力,候鸟保护情况大为好转,但困境犹存。
“天剑”行动
护鸟志愿者遇袭事件发生时,正值湖南省开展代号为“天剑”专项行动期间。
按照湖南省林业厅的部署,从8月11日至11月30日,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运输、销售候鸟等野生动物行为,保障候鸟迁徙安全。
在世界8条主要的候鸟迁徙线路中,有3条在我国境内,湖南的雪峰山脉、罗霄山脉、武陵山脉被称为“千年鸟道”。每年秋季,由西伯利亚过境中国数以万计的候鸟,沿着这一路线飞抵热带过冬。
据何建军介绍,2012年以前,湖南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各地主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一,导致一些地方打鸟情况十分严重,群众对候鸟的保护意识淡薄。
2012年,媒体曝光湖南一系列严重的捕杀候鸟案件,令人震惊,候鸟保护也因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012年10月16日,《长沙晚报》记者李峰把拍摄的纪录片《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放到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罗霄山脉的这条“千年鸟道”,是中国三大候鸟迁徙线的中线。每年重阳节前,数十万只候鸟途经湖南罗霄山脉与雪峰山脉之间的天然通道。鸟群经过时,在山上几乎遮天蔽日。
“拍过那么多场明星演唱会,却从没见过如此壮观的灯光!”李锋被非法捕鸟者的阵势惊到了。
在他隐藏在迷彩衣下的镜头里,一座山头,数百盏LED灯齐刷刷地打向天空,灯背后隐藏着上百杆枪,鸟群飞过,枪声如同鞭炮作响。曾有当地村民告诉李锋,有时一天能打下来上千斤的鸟。
在当时媒体的描述中,“千年鸟道”已成为候鸟的“亡命之路”。李锋将此概括成一句话:“飞得过这个山头,飞不过那个山头!”
三县联防
当时媒体聚焦湖南东南小城桂东县,国家林业局调查组也赶赴现场,召集湖南、江西两省三县的各级相关官员18人,连夜在宾馆里召开了督导会议。
2012年10月23日晚,桂东县县长黄峥嵘在和南方周末记者交谈时,几度落泪。
当夜会议上,湖南桂东、炎陵与江西遂川三县决定实施候鸟保护“联防制度”。
此后,湖南省加大了对候鸟保护的执法力度。
这项制度持续到现在。桂东结束2012年联防任务后,2013年由炎陵县接班。
在2014年3月28日举行的湘赣边界候鸟保护联防区第三次会议上,各县林业局的分管局长、森林公安局长、“野保”站长齐聚。
炎陵县林业局局长邓长久对联防区2013年候鸟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他说,三县联防区成立以来,联防联管,做到了责任明确,机制健全,打破了条块分割,实现了无缝对接。
会议上,江西省遂川县接班成为2014年轮值县。
8月份,湖南省首次为保护候鸟召开专题会议,覆盖全省的“天剑”行动启动。
据新华网报道,三种类型的违法行为将被重点打击:一是非法打鸟、非法毒鸟、非法狩猎;二是非法设立收购、销售点和运输、走私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三是非法加工销售野生动物和狩猎证持有者非法猎捕的行为。
湖南省林业厅副巡视员吴剑波介绍说,湖南省将在“千年鸟道”沿途的蓝山、桂东、炎陵等地的候鸟保护站实行24小时巡护值守,其他候鸟迁飞通道、停歇地、栖息地需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开展巡护,并加大巡查频率。从9月1日起实行全省范围的巡护值守情况报告制度,重点迁徙林区县做到“一日一报”。
对发生猎捕、经营野生鸟类重大案件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市、州,除按相关考核规定扣分之外,省林业厅还将建议当地党委政府给予相关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
护鸟困境
监管部门的行动得到了何建军的认可。
他认为,2012年后,政府执法力度空前加强。“从2012年底到2013年,湖南省候鸟保护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数据显示,2013年,湖南省共查处与候鸟相关的案件154起,其中刑事案件6起。
同时,湖南省林业厅在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建立了保护站,进行24小时巡护工作。据吴剑波介绍,在2013年增加10处候鸟保护站的基础上,2014年以来湖南省又新建望城、临湘、岳阳、安乡、沅江等10处候鸟保护站。
民间力量得到更大的重视。根据“天剑”行动的部署,候鸟保护志愿者将和新闻媒体组成暗访组赴各地开展调查。
2011年6月,湖南省环保社团联合会成立了全国第一支“候鸟保护”专门队伍——“湖南省候鸟营”。
其前身是湖南省大学生护鸟营,志愿者以中南林科大的学生为主。2012年4月,湖南省环保社团联合会广泛吸收社会志愿者参与,发起了湖南省护鸟营项目,开始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媒体以及政府一同参与护鸟行动。
随后,湖南省护鸟营建立了全省“候鸟守护者”行动网络,发动各地的志愿者参与候鸟保护。
纪录片《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拍摄记者李峰便是护鸟营的志愿者。李峰将拍摄的影像在网络上传播后,促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把候鸟保护工作真正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部分媒体的炒作也让护鸟营面临来自各方的质疑和压力。
“捕杀候鸟的行为依然会发生。”何建军说,“限于人力物力,我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于一个民间志愿者组织来说,人力、资金压力都是难以回避的现实。现在护鸟营的活动经费主要依靠公益赞助,资金来源较窄。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很多志愿者都是根据活动需要临时招募,缺乏专业培训。为此,该组织刚刚在长沙举行研讨会,共同商榷下阶段行动并开展人员培训。
在何建军看来,像护鸟营这样的公益组织如何与政府部门进行深度的合作,在候鸟保护上进行互动与配合,是最值得探索的话题。
何建军说,以林业部门为主导,志愿者在宣传、巡护、举报方面进行配合的护鸟模式,是解决护鸟困局的理想路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蒋格伟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