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41年 从盲点到立法

编者按:

 “环境教育”在中国仍然是一个陌生词汇。尽管距离我国开始推行环境教育工作已经41年。

  有专家指出,我国的环境教育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关于环境教育的立法。

  将于201511日实施的新环保法,首次具体规定各层次和各方面的环境教育,在此之前,我国现行法律中难觅环境教育的踪影。

  事实上,我国涉及环境和生态的法律加起来有30多部,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加起来上千件以上,但很大一部分始终无法从书面文字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以至于“软法”成为环境法的痼疾与特色,缺乏能够培养社会成员的环境意识进而影响其环境行为的教育法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环境法领域专家提出,环境教育法的地位为环境立法体系中的“基础法”,该法以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树立和谐发展的新型环境价值观为最高目标。而我国目前开展的环境教育还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制定《环境教育法》,以实现环境教育的法制化、规范化。

  为此,本社以专题报道的形式,一方面,以环境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的南京为例,展现从绿色学校到“走出课堂”的生态实践活动,以及在践行环境教育中遭遇的问题困惑。另一方面,采访我国环境法领域专家及环境教育工作者,就当前国内环境教育的立法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