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外摆经济助燃城市烟火气

  辽宁省大连市近期提出,创新试点外展外摆设摊管理,在16个涉文旅消费的主要商圈片区探索推行规范化“一米线”外摆试点工作,鼓励临街商铺自主设计与环境相融合的跨门外摆,提升店铺吸引力,激活商业街区活力。

  一张椅子、一方小桌、一把遮阳伞,便构成一个消费微场景,这就是外摆经营的形式。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地区都在积极推进外摆经济发展,一抹独特的外摆摊点烟火气正悄然升腾于街头巷尾。

  外摆经济,摆出了消费新场景,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外摆经营,对商户来说,可以招揽更多顾客到店消费,更好拓展经营空间,有效展示商品,增加营业收入;对消费者来说,可以享受轻松愉悦的体验感,感受城市多元消费业态。外摆经济是城市生机与活力的生动呈现。

  与此同时,外摆经营也难免引发一些担忧。比如,占道设摊、车辆乱停放,流动摊贩随意丢弃垃圾,严重影响交通出行和市容市貌,油烟、噪声、污染等问题成为扰民痛点等。因此,发展外摆经济要兼顾秩序和民生、效率和温度,规范外摆经营商户管理,推动实现市民需求、商户经营、市容环境、交通畅通的多赢。

  小地摊连着大民生。推动外摆经济规范发展要秉持“以人为本、激发消费、合理布局、有序监管”原则,深入调研与广泛听取民意,科学划分外摆经营区域为开放区、控制区、禁止区,如开放区为重点商圈、步行街和特色街区,控制区为符合设置条件的沿街门店及早市、夜市、早餐摊点等,禁止区为医院、校园周边等区域,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平衡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要采取“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策略,积极主动为商户提供经营指导和服务,讲解相关政策与法律规范,鼓励商户开展合理合法经营,引导摊户和商家采取“摊前自律、门前自管”原则,做到人走、摊清、地净,共同维护辖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良好环境。要加强监管,依法依规查处严重影响交通出行、城市市容市貌、公共安全的经营行为,让外摆经营活动少扰民、更便民。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持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外摆经营行为和秩序,提升外摆经营服务水平和消费体验,以精细的治理呵护城市烟火气,让每一处外摆经营都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窗口,方能更好促进城市形象提升与经济活力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