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潘巧)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9月15日,司法部发布8个典型案例,主要涉及乱罚款、乱查封、违反执法行为规范、裁量不当、执法不作为等问题,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专项行动的工作成效。
严格规范执法是高质量执法的重要保障。司法部此次公布的8个案例中,就有4个典型案例与强化监督违法执法行为有关:四川某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通过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发现并纠正区市场监管局“罚款缴入本局账户”的违法行为,推动本地市场监管全系统落实罚缴分离制度,从源头防范趋利性执法;湖南某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对滥用职权、参与搭车收取会费的执法人员,作出取消执法资格、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的处理,强化“执法权不可滥用”的红线意识;江西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通过信息协作共享,发现并纠正县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违规检查、基本执法程序缺失等问题,为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提供思路;广西某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通过跨部门会商、请教上级主管部门等方式,精准界定法律适用范围,纠正了执法部门扩大执法权限、随意扣押财物的错误行为。
针对滥用行政裁量权、类案不同罚等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各地通过个案监督推动裁量标准统一,实现“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例如,吉林某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指出卫生健康局裁量不当,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行政处罚予以纠正,推动执法机关重事实、守标准;河南某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针对同类违法案件处罚差异过大的问题,监督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整改,维护法律适用统一性。
行政执法既要杜绝“乱作为”,更要防范“不作为”。各地聚焦执法部门监管缺位、该严不严等问题进行纠治,推动落实执法责任。例如,新疆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责令城市管理局限期履职,纠正办理企业许可申请“不告知、不处理”的不作为行为,保障企业正常经营权益;山东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监督消防救援大队执法不严,针对小区飞线充电隐患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加强执法监督,有效督促县消防救援大队积极整改,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切实履行执法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