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低俗直播 让流量更加向善

  近期,多名网络主播因直播内容低俗、擦边等问题被平台封号乃至被警方行政拘留,低俗直播这一顽疾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升级治理手段,密集部署“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等,推动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网络空间风气焕然一新。然而,低俗直播依然屡禁不止,仍有网络主播为了赚取流量,通过粗俗、出格的行为增加关注度。

  网络直播的高速发展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直播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低俗内容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直播间主播群体素质良莠不齐,水平高低不一,为低俗内容留下了野蛮生长的空间。究其根源,既有“流量为王”价值观的误导,也有网络灰色产业链的推波助澜。

  文化事关人心,网络直播对价值观的潜在塑造需要被人们正视,网络直播内容生产的低俗化倾向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治理网络直播低俗乱象,需要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以强力监管破解技术藩篱,以量化标准厘清治理尺度,以跨平台协作斩断灰产链条,以高压态势打击直播乱象,久久为功,营造文明健康的直播环境,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让网络直播真正成为传递文明的桥梁,而非贩卖低俗的工具。直播平台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严格审查主播资质,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对低俗、虚假、违法违规的内容进行严格过滤,优化算法推荐机制,遏制低俗内容的推送,鼓励优质内容的传播。网络主播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序良俗,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构建文明、健康、法治的网络环境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在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直播或发布信息时,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共同维护网络秩序,让更多流量向上向善,使网络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